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234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57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58篇
理论方法论   148篇
综合类   2595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反思《世说新语》的研究史,小说艺术、玄学思维等都不是有效的概念。从分类数量、类目名称及相关排序来看,《世说新语》存在一个以行品和性品为核心概念的文化叙事结构,后者应由乡土中国及其道德观念来解释。  相似文献   
12.
穆木天思想和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其核心体现了与“边缘文化”相联系的左翼文学的精神特征,与30年代左翼文学的灵魂——鲁迅有着一致的精神趋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性”,在这个问题上,穆木天的文艺思想既有重要的价值,又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是与他的“日本体验”内在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受家庭变故 ,家庭成员以及自身感情经历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 ,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人格特质———超越时代的叛逆精神、锲而不舍的意志力和独具慧眼的审美情趣 ,并以伟大的人格特质通过作品的渲染构建社会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4.
搜寻品假冒伪劣是指消费者主动选择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其形成原因是这类假冒伪劣产品相对于“正品”的巨大价格优势。它虽然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有利 ,但不利于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会妨碍产品质量的提高乃至造成市场上产品整体质量的降低 ,从而也损害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试图论述鲁迅思想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6.
郝铭鉴 《中外书摘》2006,(11):39-39
一、鲁迅原名周树人。关于“鲁迅”这一笔名,有过多种解释。你知道鲁迅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提出了“立人”说,21世纪初台湾作家柏杨提出了“我们要活得有尊严”的主张。“立人”与“尊严”,是两位人文大师为复兴中华民族开出的“药方”。这两个“药方”是一脉相承的,与如今大力提倡的“以人为本”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鲁迅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审美意象,融贯中西与古今文化诗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鲁迅诗歌意象为六种类型,以三组对立的形态出现,即:历史性意象/现实性意象;东方意象/西方意象;社会性意象/人化自然的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昭示了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并形成鲁迅自己独特的诗风。同时,他的诗歌与我国传统诗歌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后起的新诗相比,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诗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19.
鲁迅医学笔记中的解剖学笔记,有经过誊写的笔记和直接笔录的笔记。誊写过的笔记上,字迹工整大小均匀,记录的部分和画图的部分还分别使用不同的笔记本。笔录的笔记上,字的大小不均匀、比较零乱,这说明是在课堂上匆匆记下来的。但是,随着课程的进展,听课习惯了,笔记也逐渐记得工整起来了。敷波教授的解剖学课,其中解剖学总论和骨骼学笔记是誊写的,韧带学、感觉器官学和内脏学是笔录的。敷波教授的组织学课,开头的25%是誊写的,其余是笔录的。藤野教授的解剖学课,只有肌肉学笔记是誊写的,笔录的血管学、神经学和局部解剖学(2年级)笔记上,有藤野批改过的痕迹。鲁迅一开始誊写了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笔记,但解剖图画得不太准确。大约过了两个月左右,就不再誊写全都改为笔录,藤野由此开始批改一直持续到2年级。这个时期,笔记上的解剖图描绘得丰富多彩,又是一气呵成,给人以与众不同的美感。由此可见,藤野教授把鲁迅叫去,开始给他批改笔记,这段轶闻趣事发生在入学后两个月左右,这与誊写笔记改为笔录在时间上是一致的。与《藤野先生》一文中的轶闻趣事相对应的内容,体现在鲁迅医学笔记之中。但时间和经过与鲁迅医学笔记有出入。后来,鲁迅根据他对几个事件的记忆,创作了这段轶闻趣事。  相似文献   
20.
鲁迅和郭沫若对雪莱不同接受视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郭沫若都受到过雪莱的影响,但他们对雪莱的接受有着不同的视点。鲁迅对雪莱影响的接受体现出较强的主体选择性,张扬的是雪莱启蒙者的反抗战斗精神。郭沫若对雪莱的接受则主要是关于诗歌创作理论,在关于诗歌的创作理论上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呈现出这种接受视点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秉承不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