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22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38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53篇
理论方法论   160篇
综合类   3224篇
社会学   76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从鲁迅的"立人"思想这一角度,阐述《补天》(《不周山》)的思想内蕴,指出《补天》张扬"新的生命"意识、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主题是鲁迅"立人"思想的一个侧面,与《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形成了思想上、艺术上的互补。因此,《补天》是鲁迅早期的主要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52.
<正> “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作者陈明杰说。相信这已是普遍的共识,而且在近来被反复强调。 事实上,并不是到了今天我们才被告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早在10年、20年,或许是100年,甚至我们无法考证的更久远的年代,历史就不断在证明这一点:忽视人(姑且不说人才)的因素的任何组织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除非他们采取恰当的作法。  相似文献   
53.
<正> 撑杆跳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一厘米王”,因为在重大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之提高一厘米。 巴塞罗那奥运会前有人披露出其中的奥秘,此公训练时经常越过6.25米的高度,但在正式比赛中他从不拿出真本事,而是一厘米一厘米的提高自己的纪录。因为他与赞助人和运动会组织者有约,每破一次纪录可得75万美元的奖金。所以,他说:大幅度提高成绩是不明智的。  相似文献   
54.
报刊文荟     
《领导工作研究》2003,(11):24-25
  相似文献   
55.
李丹崖  刘迁 《领导文萃》2006,(3):139-140
太阳已经下了山,月亮还没有出。寂静的九虎寺禅院里,外出的师傅还没有回来,为了布置寺院,两位小和尚正在寺院前的围墙上专心致志地作画。他们画的是一幅《龙争虎斗图》,为了这幅面,他们已经足足忙碌了好几个时辰,但是,总觉得还不够完美。画中: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两位小和尚已经对这幅文萃领导画进行多次修改,但是,还是觉得画中的龙和虎缺少动态之美。他们苦心竭虑地思忖着,额头上聚满了豆大的汗珠。这时师傅从外面归来,两位小和尚赶忙向师傅请教。师傅看了看他们的画后笑着说:“你们所画的龙和虎,外…  相似文献   
56.
鲁迅的故事     
王宏宇 《决策探索》2004,(12):82-82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一生勤奋好学.十分惜时。少年时在三味书屋读书.因为家境所困,清早要料理家务.有一次上课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为记取教训.在书桌右角上刻一“早”字,自此再也没迟到过.  相似文献   
57.
"鲁迅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典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符码,其生成过程与现代中国的动态语境密切相关,深刻地勾联了阐释者的文化心理和思维形态。"鲁迅形象"是由自塑和他塑合力而构成的公共形象,对其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考察可为探索现代中国发展的社会史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提供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8.
日常生活既是审美概念,也是个时代概念。鲁迅揭示了日常生活的现代意义。日常生活参与了历史的重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透视和烛照了国民劣根性及民族国家的原型。鲁迅也许是在拜献,但也未必不是解构,以暗寓日常生活的崛起。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可由事实与精神两部分构成。杨贵妃这一符码所能提供的语义场或交往空间本身就是日常生活广场的现代投影。历史小说的灵魂仍是它在日常生活上的动力和潜力。从鲁迅到郭沫若的历史小说观虽有微异,但在直逼现实的日常生活维度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茅盾有意保留"历史小品"这一概念,以别于历史小说的规定。历史小说的现代转型得益于历史观的变化,也就是说,存在感和认识论影响了新的历史小说模式的生成。  相似文献   
59.
同作为不同国家的“现代文学之父”,阿契贝和鲁迅在文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中表现出了异质文化中的深刻关联性。本文以《阿Q正传》与《瓦解》为例,分析二者在文化转型时期的悲剧、现代性主体的塑造和民族文化的道路选择三个方面的异同,突显他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诗学张力。  相似文献   
60.
译者声音理论是研究译文叙事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鲁迅小说的莱尔译本“Diary of a Madman and Other Stories”中,存在着译者声音凸显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副文本层面的导言和注释及文本内层面的译文叙事时态的偏离和原文含蓄信息的显化。这两个层面的译者声音显现不但阐明了译者的翻译观和读者观,尽量传达了原文丰富的文化信息,而且还拉近了故事与读者的距离,充分再现了原文的含义,对于该译本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