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中国残障福利政策模式的战略转型与"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依据社会福利理论,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国家残障福利制度历史经验为参照,首次系统回顾、总结中国残障福利制度发展规律.笔者认为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与福利时代的重要内容.中国残障福利制度与服务体系分为两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尚未成为"独立性"政策议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人道主义式道德化"福利模式,制度化与法制化残障福利制度初见端倪.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宏观社会处境下,道德化福利模式战略转型迫在眉睫,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本文首次提出"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范围内容,指明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最后笔者根据现代杜会福利制度发展变迁普遍规律与历史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针对残障福利工作战略转型,建立"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状况,提出若干宏观战略思考与政策建议,描绘"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建设路线图与方向,明确阐述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和残障福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国家行动议程. 相似文献
72.
薛瑞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本文系作者据其《乐章集笺注》前言第一部分之第三问题扩写而成。文从析《镇江府志》之真伪入手,考其王安礼葬柳永之说不可信,由此推断柳永卒于皇五年(1053)亦误,并考出嘉桔三年(1058)柳尚写词赠刘敞,柳之卒年最早当在此后求之。 相似文献
73.
《北征赋》具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它不仅反映了两汉易代之际文人的生活状况,为了解文人的创作心态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上承屈骚精神,下启引史入赋、借史咏怀的抒情小赋,具有重要赋史价值。《北征赋》以近乎直录的方式保存了许多史料,对进一步了解秦汉时期的交通状况、班彪民族观的形成以及汉代四家诗的发展等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74.
鲍静旗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4):10-15
王跃文的长篇新作《爱历元年》,通过平实质朴的语言、张弛有度的情节、血肉丰满的的人物形象,从容不迫地展现出一个真实的现代社会、一个纷繁复杂的人性世界。小说在还原生活本真的同时,凸显现代人的存在困境,努力挖掘生命个体的灵魂世界,积极探寻精神危机下的自我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75.
浙江省丽水儿童福利院前身建于1733年(清雍正十一年),是迄今为止所知的最早的、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孤儿养育机构。据丽水县志记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在县治东行春门建立“养济院”;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县治东南,城隍庙右,改建为“育婴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县救济院”,附属机构有:示范育婴所、孤贫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