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8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36篇 |
人才学 | 6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6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273篇 |
社会学 | 36篇 |
统计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杨永平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5)
王绍兴,男,生于1942年12月19日,四川广元人。川北薅草锣鼓国家级传承人,板桥乡铁炉村王氏薅草锣鼓第四代传人。他对川北薅草锣鼓的演唱程序了如指掌,演唱中能够使用大量的山歌曲调,他主张将川北薅草锣鼓的传统唱法和时代结合,取其精华。倾其毕生的才智与热情,为川北薅草锣鼓的演唱、继承、发扬光大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92.
“五五宪草”的历史回顾与宪政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新胜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5):36-41
“五五宪草”是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在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较量、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五五宪草”虽然没有走出工具性完法的历史窠臼,但对当今中国的完政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从内容和制定过程来看,制订者努力寻求本土资源与西方宪政文化的融合,充分体现出中西法律文化的冲突和平衡;制定过程中,执政当局对于社会舆论给予了较大的自由空间,使政府与民间在制究过程中形成比较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完草制定者在充分考虑国家的政治生态的前提下,对宪法的实行给予极大重视。 相似文献
393.
冯兵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隋唐五代时期,古代中国一致性与一元化城乡关系有所松动,乡村已非单纯农民聚居地和从属城市权力系统基层单位,地方政权中心所在之城市统治农村据点的角色已有改变,城乡关系由之前农村单方面依附城市转向城市与乡村之互动,草市于城乡相互作用与乡村市镇化中充当无可替代的角色,逐步实现自发性组织至官市化市场地位的提升,商品经济需求、草市内在机能、官方政治运作、市场管理革新等诸多因素是为草市完成历史性转型基础要件,亦为草市向市镇过渡提供了难得契机。 相似文献
394.
在立宪社会中,一元权力观获得了新的形式和载体,但其制导作用使宪法设计和运行仅仅是形式的耦合而不是观念的贯通。在《天坛宪草》曲折而终至夭折的历程中,一元权力观的制导作用表现为:驱使着决定宪草制订过程中的军事斗争,配置了国会权力优越过度的责任内阁制设置;孪生了法律的工具主义运用,内生了宪草胎死腹中的最后结局。 相似文献
396.
目前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严重退化,土地大面积沙化,农业耗水甚多,水质下降。而在古代,河套地区有着很好的生态环境。本原的河套文明应是草原文明——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河套文明是一个未能实现草农结合,而是逐步被农耕化的过程。解决河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复归本原的河套文明,同时应加入现代因素,建立新的农业系统,发展草地农业系统。 相似文献
397.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6):86-92
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窿缘桉(Eucalyptus exserta)根及其凋落叶不同质量浓度的水浸提液(12.5、25、50和100g/L)对假臭草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窿缘桉根浸提液对假臭草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无显著作用(P>0.05),其浓度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大,而用窿缘桉凋落叶浸提液对假臭草种子进行培养后则表现出极为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中以100g/L浓度的凋落叶浸提液抑制效应最强,其假臭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相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52.7%、91.5%和100%,在此浓度下,种子失去生长活力,无法萌发为幼苗. 相似文献
398.
侯冬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3):66-73
大庭美奈子文学中充溢着二战后的各种流亡元素,其作品把漂泊异乡、毫无生活根基的人比喻为"无根草","无根草"是大庭美奈子文学中处于流亡状态的主人公.《破烂博物馆》中的战争新娘是其"亡命文学"中的一类"无根草",而《浦岛草》中日美混血的战争孤儿是另一类"无根草".大庭美奈子的《浦岛草》关注日本战后时空中的战争遗留——战争孤儿问题,聚焦并思考战争、女性和人生,表达了作家对战争和社会的反思,其关注、思考女性命运的特殊视角在日本战后文坛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399.
龙长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534-538
民初在国家混乱之际,部分社会团体和知识分子出于对国家政治事务的热心,决定在上海召开全国性的社会团体会议,共商国是。上海"国是会议"得到了全国各地社会团体的支持,并且通过了"国是会议宪草",为国人描绘了一幅组建联邦国的政治蓝图。国是会议反映了地方精英和平宪政诉求,"国是会议宪草"部分内容后来也为国家正式宪法所吸收,从而在近代宪政史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