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6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375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从《畲岚山》长歌看畲民显现的扬善惩恶观念和爱情观、鬼神观的变迁 ,表现出畲民对社会、对自己认识的深刻变化 ,切合历史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2.
赵吉士的《寄园寄所寄》中有许多有关徽州文化的内容,其中《倚杖寄》和《泛叶寄》两寄最能突出徽州文化的发展。《倚杖寄》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徽州的山水文化、农业文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徽州山川秀美,吸引大量文人墨客前来观赏作诗;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只能种植茶、果鲜等经济作物,这就促使徽商的兴起和发展:同时徽州地区兴建大量的佛...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以苍南县的875所农村宗祠为研究对象,通过乡土考察、调研、面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苍南的宗祠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苍南宗祠的功能。随着宗族意识不断复兴,宗祠的新建、翻新越来越多而且大部分的宗祠处于闲置的状态,如何利用这些宗祠,转化其功能成为新时期面临的选择。  相似文献   
24.
农村宗族械斗是农村社会机体的一个毒瘤,它与当今社会和谐发展的主题格格不入,背道而驰.防范和化解农村宗族械斗的治本之策是要正确引导和规范宗族组织活动,疏通追求正当利益的渠道,完善农民正当权益保护机制,引导人们用合法手段追求利益和解决纠纷,以大大降低社会运行中的摩擦成本,这对构建和谐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北宋到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区礼仪演变 ,讨论地方社会与国家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个阶段 :先是从北宋开始 ,地方官员在本地推行国家的正统祭祀礼仪 ;在这个基础上 ,到南宋时期 ,发展出由理学家提倡的地方性礼仪 ;明初推行里甲制之后 ,与户籍登记结合起来的宗祧法则明显地成为控制田产的主要机制 ;到明代嘉靖间 ,高层官员在理学的影响下 ,确立了家庙祭祀的地位 ,使之与宗族土地控制结合起来。随着家庙成为乡村组织的中心 ,祖先祭祀成了正统化的礼仪 ,地方社会完成了与国家整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26.
论社会转型中宗族文化的复兴与乡村选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族文化是传统中国农村主导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国家行政力量的弱化和宗族自身功能性作用的重新张扬,是改革开放以来宗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原因。这种复兴对乡村选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间接影响村民投票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村民自治的选举过程和后续性影响选举产生的村干部的公共管理行为。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国家权力影响,建设先进文化,是降低宗族文化消极影响并最终促进其蜕变与消亡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7.
民族聚落的形成,与民族群体中的人伦血缘宗族凝聚、地缘机制分布以及经济文化的板块结构等因素相关联。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三者分别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民族聚落在其形成后,发挥着稳定社会生活模式的民俗功能。  相似文献   
28.
当前农村宗族势力复兴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族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流布最广的社会组织 ,宗法精神贯穿于中国古代及近代社会结构中。宗族的含义 ,传统上认为 ,“宗者尊也”“族者类也”1“父之党为宗族”2 ,即同出父系血统的人们称之为宗族 ;换言之 ,宗族是指同姓同祖的男系血族团体。现代意义上的宗族概念较宽泛 ,认为宗族是基本上按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存在某种组织形式和宗族色彩的活动的、有着一种内部认同和外部边界的社会组织 ,即宗族不仅包括真实的血缘关系 ,还包括拟制的血缘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 ,1 949年以后宗族活动曾一度销声匿迹。 80年代以来 ,随着政策的宽松…  相似文献   
29.
对中国乡村研究的范式进行了梳理,从各大理论的建构及对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影响分析了最为典型的5种范式,即费孝通的社区功能研究方法、施坚雅的市场关系研究方法、杜赞奇的文化网络研究方法、弗里德曼的宗族系统研究方法以及黄宗智的市场一阶级研究方法,对其特征和缺陷进行了适当的梳理。分析认为,中国乡村研究应以农户行为为中心,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任何试图将其纳入某一种框架的理论是不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30.
为适应元明革鼎之际剧烈的政治变迁,河湟各族土官不断进行身份重构,在政治取向、宗教信仰、民族认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试和建构,从最初的“土流参治”、“土流参设”到“土流参任”的变迁过程中,其自身身份的建构呈现出明显的内向性、宗法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本文以李氏土官为例,通过其达成明初“招番拒蒙”、“封土司民”土官职责的事迹,结合田野调查,探讨明初西北土官群体身份调试、建构上的若干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