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79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01.
道学与后现代女性主义虽然分别诞生在传统中国社会和现代西方社会,但其性别观却存在契合。它们都采取整合的思维模式,倡导性别差异基础上的平等,追求男女两性的和谐统一。这种契合既反映了道学思想的时空超越性,也反映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反思精神。  相似文献   
102.
如何理解北宋“道学”的核心精神,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的内容。吕大临的思想特色在于他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诠释,力图阐明儒学道德修养的心性工夫路径,从而显出道学的实践意义和话语转换,而这也恰是以往道学研究未能充分注意的内’容。因此,研究吕大临思想,对于深化和反思当代道学研究的得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论述了道学之名的形成与北宋谈道风气、道学一词的褒义使用、儒家道统说的提出之间的关系。认为,正是这些关系使宋代儒家学术被冠以道学之名。此外,文章还论述了从张载到朱熹,道学一词的含义由笼统到确定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社会对道学这种学术形态的认识过程,也是道学的自我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04.
本文着重分析了宋明道学的内在精神实质:宋明道学在继承先秦儒家、道家推己及人的道德教化的思想传统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道德治国,以德服人、以德教人理想思想,从而真正体现了宋明道学的精髓是践行履实  相似文献   
105.
论述了战国中后期的思想家慎到的学术思想与齐国文化之间相互滋养的关系,分析了慎到居齐的必然性;齐文化中的法治思想、善因思想不仅成为慎到学术的一部分,对慎到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慎到思想中的黄老意识、人性自为学说也丰富了齐文化,影响了齐国文化的发展;至稷下学宫晚期,由于齐国的统治者穷兵黩武,慎到的学术理论无用武之地,再加之稷下学士的待遇日益恶劣,慎到离开了齐国。  相似文献   
106.
形式美学是美学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先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是中华审美意识和美学的渊薮。儒道两家作为先秦时代乃至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个学术派别,它们的形式思想对于整个中国古代的形式思想理论都具有基奠性的意义,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形式美学思想的重要开端。展现中国形式美学思想的早期发展,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形式美学的整体思想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魏源政治学说的精要部分集中于柔性施政的“黄老思想”教旨,考察这种思想所诞生的时代背景和主旨仍然不足以帮助理解魏源政治学说的特点。魏源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在实际政治中的作用与新颖的范畴运用。魏源的政治学说中包含的“黄老思想”是其晚期政治思想的中心部分,其特点取决于儒内道外刚体柔用的体系。  相似文献   
108.
试论汉初道家思想的宗教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初形成的“黄老之学”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后与盛行于民间的神仙方术思想融合,演变为黄老道。在东汉后期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最终转变为道教。汉帛画及古代丧葬文化和道教养生学,正是黄老学对道教形成的影响的外化。  相似文献   
109.
本文认为黄老思想对司马迁及《史记》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黄老思想的核心是刑德思想,刑德思想贯穿于《史记》之中,司马迁黄老思想形成的外部环境,黄老思想与《史记》文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0.
《黄老帛书》的法治思想建立在对“法”之为尺度的认识之上 ,称”法度者 ,正之至也” ,并总是将法与度量之器相提并论 ;强调法之用在于纠偏正行和辨断是非。在法的实施阶段 ,帛书要求立法者 ,即国家最高统治者必须自觉接受法的制约 ,不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而当他们充当司法者时则应按照“精公无私”的原则执法。上述规定体现着帛书作者对法的公平性价值的追求。但这一追求在将法工具化并进一步诉诸刑的过程中迷失了 ,此倾向亦为战国中后期黄老学家所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