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阿尔都塞和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都借鉴了拉康的思想,所以他们的思想存在着共同之处。区别在于阿尔都塞主要运用了拉康早期的镜像阶段的思想,齐泽克则主要运用了拉康晚期关于真实界的思想,由此出发,齐泽克认为阿尔都塞的质询理论并不彻底,他进一步发展了意识形态幻象理论。但是两者存在的问题也是共同的,一旦把意识形态的概念过度膨胀化,那么这个词也就失去了相应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在齐泽克理论中,常规的法罪辩证观是“倒错”的逻辑,即符号秩序与逾越罪欲的反转关系,齐泽克以圣保罗和巴塔耶笔下的“法罪互生”或“法罪统一”为例论及,律法不仅激生犯罪,其本身就是犯罪。另外,齐泽克所说的法与罪的“辩证反转”或绝对同一恰是超越倒错的途径,接近拉康的实在界伦理学或“独一的新型倒错”。 相似文献
23.
马克思把商品视为研究和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和结构的核心问题,他对拜物教的批判也是从商品拜物教开始的.在马克思看来,拜物教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人的关系的物化.齐泽克以拉康哲学为工具,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认为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是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范式,商品拜物教在今天已经发展到犬儒式拜物教的新形式,并借助拉康哲学对这种拜物教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了具体解读.齐泽克对拜物教的拉康式解读,有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而发展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一面,但更多的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最终弱化了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24.
25.
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下,齐泽克力主“重述列宁”而非“回到列宁”,也就是拒绝眷恋列宁那个时代的符号,拒绝其不彻底的反映论与哲学党性原则的背离,而是回到“实在界”的列宁———这是一个乌托邦意义上的列宁,同时也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具体的普遍性”的列宁。 相似文献
26.
区别于“道德即幸福”的古典道德哲学,康德开启了“道德属天不属人”的现代伦理学。其形式主义道德法不同于人间法权体系,而是不可能的、打破人类自爱中心的先验法则。然而,在“绞刑架下的偷情”和“死刑威逼下的作伪证”两个例证中,康德却企图用人类一贯信仰的高尚形象来阐说道德法,使其反沦为人间法权的教条化、机械化乃至法西斯化。拉康尖锐地批责了康德,以欲望伦理学和实在界法则,同时借助摩西十诫的阐述,推进康德的先验道德法:道德法既是非现象化生命化的先验能指结构,也是人类开拓新天新地新我的欲望能力。 相似文献
27.
作为世纪之交卓有理论成就的左翼思想家,齐泽克在吸收拉康、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及其革命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政治哲学。通过构建以意识形态幻象理论为核心的当代资本主义分析,齐泽克进一步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变化,指出, “被排斥者”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革命主体,反对“伪行动”并重构阶级斗争,从而成为新无产阶级,具有进行革命实践的潜力。齐泽克政治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批判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8.
29.
齐泽克在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的过程中提出了“重复列宁”的斗争策略和行动主张,这是他在理论领域呈现“列宁转向”的显著标志。齐泽克“重复列宁”思想具有特殊的理论意蕴,正是列宁身份的特殊性、意志的坚定性及其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观的绝然批判性,使齐泽克认为“重复列宁”有助于丰富和强化他的行动理论,赋予行动理论以回溯性历史辩证法,并使之成为突破资本主义象征秩序的致胜法宝。齐泽克之所以提出并反复强调“重复列宁”,是为当代欧洲左翼谋求一股革命态度和理论勇气,使之能够突破和批判后政治时代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为构建“新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崭新思路和实践策略。齐泽克提出的“重复列宁”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冲击力,在西方思想界成功实现了博人眼球的目的,但是,在革命实践方面,却并未取得任何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0.
《社科纵横》2018,(2):22-28
在齐泽克看来,资本主义条件下,意识形态大他者攫取了主体的实质内容,从而将主体变成了一种残缺的存在。在寻找重建主体的革命策略中,所有通过多元、合法的斗争方式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斗争策略,仅仅是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替换游戏,并不能动摇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框架。在各种抵御资本主义的革命策略显得无能为力时,齐泽克将目光投向了列宁,在他看来,回归列宁主义的行动式革命是主体和主体性建构在当下的唯一出路。作为今日革命担纲者的无产阶级,如何在资本主义之中挣脱资本主义、重建自身?齐泽克认为出路就在于重述列宁。重述列宁,一要恢复笛卡尔式的理性我思,认清资本主义隐性的思想控制实质。二要回归拉康式的无意识,采取瞬时行动,重新唤醒无产阶级的行动力,并以行动的列宁主义为武器来对抗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构建全球政治新秩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