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53篇 |
免费 | 517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43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1330篇 |
人才学 | 55篇 |
人口学 | 15篇 |
丛书文集 | 1874篇 |
理论方法论 | 408篇 |
综合类 | 5010篇 |
社会学 | 443篇 |
统计学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232篇 |
2020年 | 183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132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76篇 |
2015年 | 266篇 |
2014年 | 531篇 |
2013年 | 764篇 |
2012年 | 1084篇 |
2011年 | 695篇 |
2010年 | 611篇 |
2009年 | 601篇 |
2008年 | 726篇 |
2007年 | 531篇 |
2006年 | 441篇 |
2005年 | 372篇 |
2004年 | 365篇 |
2003年 | 345篇 |
2002年 | 313篇 |
2001年 | 278篇 |
2000年 | 181篇 |
1999年 | 109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宗教应对: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教与应对密切相关,当宗教的行为和思想用于压力应对时,这样的应对便称为宗教应对。文中对宗教应对的内涵、宗教对我国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指出宗教应对是少数民族压力应对的一种特殊方式,包括宗教行为应对和宗教思想应对。研究少数民族宗教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
甘孜新藏画画派的开创者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记录了西藏的文明、历史,传达了藏族人民对宗教信仰的无可比拟的虔诚,对生活的无比热忱以及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而且唐卡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赢得了藏族人民的喜爱,它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珍宝,也是西藏文化艺术成就的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23.
24.
浅论藏族传统的禁忌文化对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禁忌是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物质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试图就藏族传统的禁忌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贡献和对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5.
“政教合一制”是一种特有的政治制度,然而在对这一制度的判断标准上学界却有不同的意见,文章通过西藏地方和中世纪西欧“政教合一制”形成的比较,提出作者自己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6.
民国四川藏族档案,主要是指民国时期形成的反映四人藏区藏民族活动及藏族事务的历史档案,相对集中于四川省档案馆和甘孜、阿坝两州档案馆。不同载体的汉藏文档案史料,上起民国元年(1912年),下迄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内容可大致分为政务类、经济类、军事类、司法治安类、民族类、宗教类、文化教育类、涉外事务类等,多侧面展示了民国川西北藏区和康区(川边地区)的历史概貌。 相似文献
27.
中国化:外来宗教适应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化是中国国情对外来宗教的要求,是外来宗教适应中国社会而生存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必然趋势.外来宗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具备三种"适应",即适应中国政治需要,适应中国主流思想文化,适应中国民间习俗.外来宗教的中国化有三种情形,即潜移默化式中国化、救危图存式中国化、转相化导式中国化.研究此课题,对处理好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关系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8.
“中部崛起”和“循环经济”是近期以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作为国家在新世纪初几乎同时提出的两个“关键词”,“中部崛起”战略是为了解决空间地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循环经济”模式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虽然两者的提出没有明显、直接的关系,但是都可以归结到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观上。在轰轰烈烈的“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之初,循环经济理念和模式的大力推行正当其时,中部地区完全有必要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基础上的全面崛起。一、循环经济是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的必然选择中部地区的崛起离不开… 相似文献
29.
作为藏族的一个支系,康区北部的霍尔人与周围其他的藏族人群相比,在语言、体质、文化面貌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他们被普遍认为与蒙古族存在一定的族源关系。本文认为,康北的霍尔人的来源更有可能与元代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黄头回鹘即撒里畏兀人有一定的关系。公元1331年,一批撒里畏兀军队迁徙至康区北部,经过与周围其他民族不断融合,逐渐发展成为藏族的一部分,但依然保留了一些撒里畏兀人的文化传统和体质特征,被其他藏族人群称为“霍尔人”。 相似文献
30.
霍集斯(1710年-1781年)①,乌什维吾尔人,清朝统一新疆过程中归顺,曾扮演清朝军政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并对清朝统一新疆大业的顺利进行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拟就霍集斯的宗教派别,其家族在新疆的地位,其家族投清对清朝统一新疆大业的影响及投清后的授官封爵情况等问题进行浅述,以期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