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83篇 |
免费 | 417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90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1051篇 |
人才学 | 44篇 |
人口学 | 14篇 |
丛书文集 | 1524篇 |
理论方法论 | 336篇 |
综合类 | 4016篇 |
社会学 | 349篇 |
统计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190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33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428篇 |
2013年 | 621篇 |
2012年 | 849篇 |
2011年 | 559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487篇 |
2008年 | 602篇 |
2007年 | 425篇 |
2006年 | 359篇 |
2005年 | 297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272篇 |
2002年 | 238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84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白银时代俄罗斯哲学是西方文明与俄罗斯民族文化冲突的产物。传统的民族精神与现实困境促成这一时期哲学具有典型的宗教性质和人道主义特点,具体内容上表现为关注人的存在、人的精神、人的自由和人的神性;思维方式上注重直觉和信仰,强调理性与信仰的统一。 相似文献
52.
53.
宗教作为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精神信仰的集中体现。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古已有之,是不同宗教文明交往历史长河中的主流。虽在西方文明史上,确有不少借着宗教名义发动的宗教战争,但宗教对抗不是人类发展史的本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历史悠久的多宗教信仰国度,文明之间、宗教之间也曾很好地实现过对话和融合。中国自古"汉唐气魄"为标志的文化包容性,形成了一种影响深远的国家胸怀。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多种宗教和平共处,一直远离宗教冲突和战争。宗教本身是和平的而不是暴力的资源。因此,我们应充分挖掘这一资源,使它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宗教和科学关系表现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没有一个恒定的模式。从本质上看,宗教和科学则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对立。但是,宗教与科学的本质对立,只是就学科之间的关系而作的形式逻辑判断,并非对人所作的价值判断。宗教和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人的客观需要的两种相互补充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5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23)
在东西方宗教文化背景的语境中考察夏目漱石的作品,可以看到宗教文化对其创作方面的重要影响。夏目漱石作品中多展现出的宗教情结虽然看起来互相矛盾,但实际上是相互统一的。一方面他对神佛的偶像崇拜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又对宗教的伦理超越思想进行了赞颂,认为宗教可以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作用。 相似文献
56.
藏传佛教的功能及其实现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1):89-92
藏传佛教是一个由许多因素构成复杂的体系。这些不同的构成因素,发挥了神学和非神学两种不同的功能。各构成因素功能及其实现方式受特定历史条件制约;当顺应历史发展时,其功能实现就顺利,佛教就得到发展;否则,其功能的实现就会受到阻碍,而且可能会发生异化,佛教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7.
民族地区宗教生态问题发生的实质,并不仅仅是外来宗教与民族传统宗教之间的互动关系,而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宗教的传承和创新问题。当代滇南地区苗族宗教的发展及其变迁的事实表明,宗教的几度转型及传统宗教信仰的回归,以及给苗族社会和文化的稳定发展带来的动荡和冲击,实质上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如何对待和理解外来文化和宗教的传入与融合的问题。就当前苗族文化与宗教发展的趋势而言,信仰自觉的正确把握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滇南苗族地区宗教生态平衡与否反映出来的宗教问题,已远超出了宗教信仰自由与否的宗教理解。 相似文献
58.
信奉的原始宗教慕容鲜卑人和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古代其他民族一样,在对世间万物崇拜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出原始宗教观念。他们崇拜的对象很单纯,主要是自然。自然崇拜是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9.
当“字文化”遇到“关键词”,以方块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关键词研究,可结合汉字与汉语的全息性、生命化特质,分析符号、初文与偏旁部首之中的文化思维,追溯汉字仰观俯察、远近取譬、会意指事、形声并茂构筑中华文化意义世界的历史进程。在文明互鉴的意义上,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主编的一字一书的《中华字文化大系》丛书可与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的《批评新成语》书系彼此呼应,既借鉴文化关键词研究法,又留意区分汉字(意音和语素文字)有异于英文(表音和音素文字)之处,通过“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开辟出中国文化关键词研究的通变范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