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246篇
理论方法论   84篇
综合类   1121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考古学界出现了对本学科的整体反思.俞伟超与张忠培被分别视为"新派"和"传统派"的代表,他们的争论成为反思中的焦点.分析两位先生的观点及研究论文后,可以发现他们的实际取向相近或可互补.考古学研究应同历史学、人类学更紧密地联合,还是应返回资料本身,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两种主张以对立的面貌出现有其学术史上的原因.曾为一代学者所熟练运用的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反成为现今学者的未来目标,提示出学科设置乃至社会思潮等对学术研究的影响,这些均是造成上世纪末考古学反思中产生分歧的因素,且对理解中国考古学的未来走向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62.
20世纪时《红楼梦》语言研究的成果显著,诸如曹雪芹的语言观,《红楼梦》语言的总成就、语言的地域色彩、人物的语言,它对俗语的运用、语言艺术的手法、它的语言的情绪,《红楼梦》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它的语言的传承与创新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红楼梦》的成就和在新世纪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3.
张立群  王瑾 《南都学坛》2005,25(5):54-59
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是中国当代小说中较为独特的文本之一,按照叙事学的理论,其主要表征是使用后现代的叙事策略与方法。然而,由于这种后现代手法是通过借鉴与模仿而完成的,因此,其实质应当是一种文本上的“类后现代”叙事,这种“类后现代”叙事具有反权威、拆解二元对立模式的倾向,采取“躯体描写”和“姐妹情谊”的文本策略来展示其叙事观念。在艺术上表现为对元小说的应用、破碎结构的采用和对独特语言的使用。虽然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中国女性写作在文本叙述上的变革,但也存有自身的精神困境并因此走向了尽头。对此种现象我们应反思。  相似文献   
6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进一步确立"文化强国"战略的同时,明确地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作为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因此,在深入出版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除了积极思考管理体制的创新之外,更重要的问题是要着力研究如何解决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努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5.
达尔文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通过对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考察,详细介绍其进步乐观思想、进化历史观、种族主义思想和自立求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并揭示达尔文进化论对于中国近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6.
在分析我国粮食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十一五”粮食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落实《“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指导意见》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7.
基于对一批英文资料的挖掘和整理,对20世纪上半叶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从政府、社会到学者层面,从教育、科学研究到救灾防灾,从林学人才、技术、思想、林业行政组织到造林、防止土壤侵蚀与河流洪水控制等方面开展的交流与互动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研究认为,中美两国在林学领域的交流是双向的,美国以中国毁林为教训的做法被中国学者作为警示国内政府和社会并呼吁重视林业、发展林学以救灾防灾的宣传工具,这是在近代中西方交流过程中林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方面。  相似文献   
68.
争自由、谋自立,是近代妇女觉醒的重要标志,20世纪初年,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深受欧风美雨浸润的先进女性,积极吁请女性自立,把女性自立与男女平权、强国安民联系起来,对女性自立自强之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可贵的实践,由此形成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女性自立观;近代女性自立观的确立,是对传统“妇功”观的有力否定,它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至今仍不失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9.
抗战爆发: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重要分界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认为 ,抗战爆发是中国 2 0世纪文学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分界线 ,此后 ,中国文学开始了一个很长的“共名”时期 (这个时期的下限尚有待确定 )。论文同时指出 ,鲁迅去世与抗战爆发在时间上几近重合 ,是这一分界能够成立的关键 :这一重合直接标志了战前新文学的某种精神的终结  相似文献   
7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首先 ,全社会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作用 ;其次 ,高等教育要深化改革 ,使办学主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再次 ,要强化教育创新 ,使培养对象成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