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权小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6):114-118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信访是一种人民群众表达利益的机制,是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对信访制度进行必要的反思和完善.本文从阐述完善和谐信访制度的必要性入手,重点揭示信访制度功能的重新定位,进而提出信访制度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孙传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39-43
国际能源合作开发争端涉及的主体众多,选择的方式广泛,适用的法律多样。《能源宪章条约》规定的有关争端解决机制同样适用于能源的合作开发领域,另外,美国晚近发展的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ADR)也为能源合作开发的争端解决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刘颖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ADR作为一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灵活性、易执行的特点,与诉讼方式并行不悖.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ADR机制有助于实现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与经济法纠纷的复合性、新型性、技术性等特征契合,弥补了司法诉讼途径解决经济纠纷的不足,对于完善经济法纠纷解决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实践中,仍需解决ADR机制在经济法纠纷解决中的有效性和规范化问题,实现与国家司法权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14.
杨爱兵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1):29-32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物业纠纷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纠纷,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合理有效的解决物业纠纷,不但有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而且对城市社区的稳定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对中国现阶段物业纠纷特殊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对中国物业纠纷解决的途径进行剖析,探讨运用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解决物业纠纷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法院调解兼具司法与替代性解纷机制两种特征,从ADR的角度看法院调解,法院调解与其他非诉解纷机制一样具有相同的制度补充机能,也完全可以主动用来将正义因素吸收进法治体系中,并增加法治中的自治因素。在宏观结构上对于法院调解制度所作的正当性论证,还有助于从微观层面上切实地设计出可行的具体操作规范,在合意性和效益性之外,强调其差异性、科学化和自治性,以改善以往实践中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环境争端非诉讼解决方式(ADR)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观念上的障碍、缺乏系统化的非诉讼解决机制等问题,其比较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因此,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系统化非诉讼解决机制;环境争端早期中立评价机构以及司法性ADR机制;完善环境争端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性;充分发挥行政处理方式在解决争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ADR是指非诉讼纠纷解决方法或审判外纠纷解决方法,由于各国历史传统与文化的不同,在各国的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在我国主要是调解。诚实信用原则以其不确定性和衡平性的特质正好契合了在法制化大背景下的ADR制度的要求。文章通过从分析我国ADR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入手,指出我国ADR的完善亟待引入诚实信用原则,并提出了完善我国ADR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医药界在60年代从几起震惊世界的药害事件中清醒地认识到药物不良反应(ADRs)对人类严重的危害,从而积极寻找预防ADRs途径与方法.本文介绍了ADRs监测报告方法的建立及发展,着重对自发呈报系统、医院集中监测系统、回顾性监测、前瞻性监测、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记录联结、记录应用及病人参与上市后新药ANRs监测等方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ANRs因果关系判断的方法.旨在使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对ADRs监测的意义及方法有所了解,以便开展ADRs监测呈报工作,杜绝或减少AD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网络交易纠纷解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剑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140-141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我国传统交易纠纷解决中管辖难和取证难的问题日益凸现.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解决原则方面,应坚持最低限度联系原则、网上信息公示原则、合同履行地确定原则;在解决机制方面,应建立选择性争议解决机制、在线争端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杨翔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91-95
纠纷解决替代方式(ADR)在美国经济民事活动领域中早已开始实践,它起因于通过中立的第三者协助争议当事人双方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过程.从对美国经济活动中运用ADR的状况分析可以看出,合意解决纠纷方式在美国已不再停留在一种法律的确立上,而是开始了从具体的形式、程序设计、机构设置、人员培训以及相关效力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就我国而言,创立新的ADR方式,以及为已有ADR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符合现代法治要求的规范和保障,应成为目前法治建设之重要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