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29篇
社会学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考察、论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这是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如何认识"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对立和斗争,其结果是形成两大制度长期并存.在这种态势中,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间进行着广泛的交流、合作和竞争.竞争的基本趋势和最终结果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542.
建国初期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态度和政策变化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主张大力发展私人资本主义,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后则力求使其"绝种".农村出现的两极分化情况和城乡资产阶级暴露的问题是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态度和政策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克服工业化大规模发展引起的矛盾是毛泽东加紧和扩大农村合作化运动和限制城市资本主义的深层动因,而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则加速了毛泽东对资本主义态度和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43.
国家主义是一个民族传统中积淀的政治文化制度的最高概括。它意味着种族、社群、家庭、占有制等一切社会关系都必须置于国家体制的约束和箝制之下,政治也被理解为某个群体有权决定国家政务的集体主义目标。本文旨在说明国家主义对早期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激进主义思潮、后发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权威主义架构、众多农业文明国家的民粹主义理想等政治思潮的影响,以及这些国家主义变异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544.
列宁、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毛泽东都提出了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但两者这一思想的形成明显不同。在形成时间上,列宁是在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而毛泽东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在形成途径上,列宁是通过直接的社会主义实践形成的,而毛泽东是通过从理论上分析革命实践形成的。对此加以考察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45.
作为英美新左派知识分子,霍加特、汤普森和詹姆逊试图通过细察的方式从民族志、历史文本和后现代文艺等资源库中提取素材以重构工业革命以来直至今天的社会发展史:一个由人民群众通过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改造和微观政治斗争,对抗资本主义及其主流意识形态“进步主义”的“进步”史,以此激励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弱势群体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平等权而斗争.  相似文献   
546.
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正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价值和基本目标。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不公正批判及其方法论原则,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时至今日,马克思的正义观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547.
韦定广 《社会科学》2005,27(9):67-7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使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阶段全球自由资本主义.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是资本在占有、生产及运行方面日益具有充分的全球性和自由性;由此导致生产和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形式上发生较大变化,并呈现出与历史上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不同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从发展趋势上分析,全球自由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相似文献   
548.
周健 《兰州学刊》2007,12(3):169-171
清朝末年,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本应是中国建立现代资本主义的契机,但是中国却未能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章通过对晚清的两次制度变迁的考察:第一次是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晚清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晚清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相似文献   
549.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提出,改变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要从农民方面开始,即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放在首要位置。当国内的资本主义成分不断增长时,他提出不要禁止和堵塞资本主义发展,但需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他还说,从苏俄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以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以发展生产力。列宁的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50.
清末新政时期的“重农”思潮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重农”思潮盛行于朝野。但它不是传统“农本商末”思想的复归,而是要求在中国发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农业。这对中国传统农业变革有积极影响,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开风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