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331篇
社会学   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61.
This paper examines recent street tests of autonomous vehicles (AVs) in the UK and makes the case for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in the sociology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intelligent vehicle testing has moved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street, raising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echnology trials equally constitute tests of society. To adequately address this question, I argue, we need to move beyond analytic frameworks developed in 1990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which stipulated “a social deficit” of bot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testing. This diagnosis no longer provides an effective starting point for sociological analysis, as real-world tests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explicitly seek to bring social phenomena within the remit of technology testing. I propose that we examine instead whether and how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lligent vehicles into the street involves the qualification and re-qualification of relations and dynamics between social actors. I develop this proposal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a field study of AV street trials in three cities in the UK—London, Milton Keynes, and Coventry. These urban trials were accompanied by the claim that automotive testing on the open road will enable cars to operate in tune wit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I show how iterations of street testing undo this proposition and compel its reformulation. Current test designs are limited by their narrow conception of sociality in term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ars and other road users. They exclude from consideration the relational capacities of vehicles and human road users alike—their ability to co-exist on the open road. I conclude by making the case for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in social studies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 by combining social research and design methods, we can re-purpose real-world test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elucidate social issues and dynamics raised by intelligent vehicles in society by experimental means, and, possibly, test society.  相似文献   
562.
作为英美新左派知识分子,霍加特、汤普森和詹姆逊试图通过细察的方式从民族志、历史文本和后现代文艺等资源库中提取素材以重构工业革命以来直至今天的社会发展史:一个由人民群众通过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改造和微观政治斗争,对抗资本主义及其主流意识形态“进步主义”的“进步”史,以此激励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弱势群体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平等权而斗争.  相似文献   
563.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提出,改变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要从农民方面开始,即将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放在首要位置。当国内的资本主义成分不断增长时,他提出不要禁止和堵塞资本主义发展,但需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他还说,从苏俄小生产占优势的状况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需要以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以发展生产力。列宁的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4.
张瑞业 《齐鲁学刊》2002,2(3):50-56
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必然”的论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战后,新科技革命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但是,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与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且并行不悖,社会主义全面实现的社会物质条件渐趋成熟,印证了“两个必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65.
马克斯.韦伯以基督新教为参照,从价值体系、人格取向、财富观与营利观三个方面对于儒教与新教所作的比较,不仅为其中心命题"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佐证,而且充分展示了其体现在"中国理性资本主义之产生"问题上的儒学观。韦伯的儒学观深刻影响着20世纪以来的东西方学界。它可以被争议和质疑,却无法被驳倒和推翻。这或许应该归因于韦伯自身的多面相以及其创设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566.
邓万春 《唐都学刊》2004,20(4):107-110
布罗代尔与韦伯的资本主义观互相矛盾。韦伯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文明体 ,从文化与宗教的角度理解资本主义 ,认为理性化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关键因素 ,资本主义文明是人类的进步 ;布罗代尔把资本主义当作上层结构 ,从政治 -经济的角度批判性地解释资本主义 ,认为资本主义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特权。理论预设与分析视角的不同是二者观点分歧的根源。  相似文献   
567.
当代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其基本原因是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推行股权分散化运动 ,改变私有制的实现形式 ;大力推进新科技革命 ,发挥“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火车头”的重要作用 ;利用世界市场 ,转嫁危机与灾难  相似文献   
568.
日本水泥产业肇始于明治政府的“官营”事业,伴随着解决“明治十四年政变”国家政策的转向以及自身经营不善等问题,开启了民营企业发展进程,并在充足的产业资金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水泥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期,又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迎来了因产能过剩引致的过度市场竞争。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创新生产技术、引进科学化管理模式,但也造成了投资过剩并引发产品价格下降等局面。而价格下降扩大了上下游产业对水泥的需求,使之成为“暴利产业”,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继而带来更大的产能过剩。水泥价格下降还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电力等其他工业门类的发展,这其中,电力产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为水泥业提供了除煤炭外的新的动力来源,并降低了水泥的生产成本。因此,产业环向关联效应是促使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迅速完成重工业化,并推动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在“市场机制→市场竞争→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降→关联效应推动关联产业发展→市场需求扩大产业发展”这种动态发展机制下,日本的工业化进程得以高速发展。在此压力下,产业重组形成的“财阀”和销售组织“卡特尔”的体制构建,一方面标志着日本水泥产业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成为日本实...  相似文献   
569.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pth metaphor as a boundary object which has become integral to the transfer of neo-liberal depth-oriented approaches to HRD in global capitalism which focus on soft skills development and behavioural change. The paper uses a meta-ethnographic methodology to compare and synthesize three existing anthropological international case studies in Poland, India and South Africa with the accounts of UK-based HRD practitioners. The paper applies the theory of Nietzsche to reveal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implementing neo-liberal depth-oriented approaches to HRD in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workplace contexts. It is argued that the choices made by the organizations/senior managers regarding the use of neo-liberal depth-oriented approaches to HRD in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 existing Foucauldian theory has not recognized these problems of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explores and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international HRD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570.
根据人类是否介入或介入是否具有实质性影响,人工智能生成数据可分为辅助生成数据和自动生成数据.既有学术探讨中,对此的各种保护模式各有优劣,但多集中在一种保护模式的单项选择上.结合"菲林案"与"Dreamwriter案"的判决结果,可对生成数据采取多元分层的保护模式:对独创性的辅助生成数据,可纳入人类作品范畴获得著作权;对具客观"独创性"的自动生成数据,可设立新型邻接权——"数据生成者权"加以保护;辅助与自动生成中都存在不具"独创性"的数据,可采数据财产权保护模式.当数据生成者权、数据财产权尚未设立或设立后保护仍有遗漏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可对人工智能生成数据予以兜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