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8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25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21.
语文学科具有积淀丰富的人文内涵,人文化的教学可贴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及审美创造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修身化性,发展各种能力.  相似文献   
22.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美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集中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同美育的关系。本文指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在二十世纪后半期,知识经济背景下,反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产物。当代教育领域存在“统一规划的学校教育”与“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两种教育模式的斗争。前者以“智商”测试为标志,建立非情景化的评估体系,实质为“应试教育”。后者强调一种更加灵活的情景化的评估体系,适合于人的“多元智能”的开发,实质是“素质教育”。本文认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从素质教育的角度为美育开辟道路,而且在教育内容上也将艺术教育提到突出位置,同时也为美育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3.
日语委婉的表现方式及产生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委婉的表现方式是日语语言典型的特点之一。其表现是采取较含蓄、较模糊、较暧昧的方式,如省略主语、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以和为贵"是日语委婉的表现方式的思想根源。朦胧的美景、闭塞的环境亦是影响其委婉表现的因素。  相似文献   
24.
《勒俄特依》是彝族文化中的创世典籍,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凉山彝族人民居住在山高谷深,水多流激的四川西南地区,他们的《勒俄特依》鲜明地反映出了符合这一地域特征的独特的生命美学意识。他们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火是人类生命觉醒过程中的第一次尝试,生命的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火与水文化作为这一创世典籍中不断交互出现的元素,反映了凉山彝族人民充满抗争感的生命美学意识,而这一抗争不是单独的抵抗,是相生相克的辩证思想.是以德为生、以生为美的生命美学意识。  相似文献   
25.
本研究重点阐述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学习活动。运用“合作式”教学和审美体验教学理念设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身体和情感的体验不仅提高自身语言能力,而且提高人文素质修养,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  相似文献   
26.
宇宙意识是梁宗岱诗论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梁宗岱新诗的重要特色。从空间的万千事物,到时间的每一瞬间,诗人都聆听到了"宇宙底精神"及对"永恒的迫切呼唤"。借以这种宇宙意识,梁宗岱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并完成了对人生的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27.
林精华 《阴山学刊》2003,16(2):40-44
广泛存在于叙述中的基督教话语 ,使得俄国文学具有了欧洲文化的基因。但是 ,俄国经由拜占庭接受的是东方基督教 ,这就使得俄国在精神上有别于信仰天主教或新教的西方 :痴迷于莫斯科—第三罗马这一拯救世界的弥撒亚理念 ,把上帝世俗化甚至意识形态化 ,通过俄国化的上帝反对西式的现代化。也正是这一作为标示俄国文学民族身份的东方基督教 ,构成了千余年来的俄国审美和文学艺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8.
钢琴演奏首先取决于审美情感,它表现为演奏中不同的情感状态。而这一切都受到个人内心活动与必要条件的制约、支配,具备了这些内、外在条件,才能最终实现审美情感的完美表达  相似文献   
29.
肇始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美学思想中贯穿着气化流行、阴阳和合,达到物我一体、感情与形式相统一的目的。中国哲学尚礼、至美的人文理想,对中国古典建筑、园林的营造影响全面而深刻。中国古建筑、园林是群落美、景观美与人格美的统一,儒释道多元文化交融,道德礼制、天人合德观念构成了中国古典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0.
传统陕北秧歌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在演出场面、表演队形、表演风格、采用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传统陕北民间秧歌的现代转型使其同时为民间文化事象和民众活动方式而存在。转型后的现代陕北秧歌在对民众的审美教育和精神团结、行为范导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将陕北秧歌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开发出来,将十分有利于现代和谐这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