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49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15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49篇 |
人口学 | 32篇 |
丛书文集 | 572篇 |
理论方法论 | 160篇 |
综合类 | 3117篇 |
社会学 | 106篇 |
统计学 | 1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7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140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193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233篇 |
2009年 | 211篇 |
2008年 | 256篇 |
2007年 | 313篇 |
2006年 | 286篇 |
2005年 | 348篇 |
2004年 | 342篇 |
2003年 | 330篇 |
2002年 | 279篇 |
2001年 | 263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63.
中华法系是一种把成文法与判例法有机结合的法制,二者相得益彰.当代学者对宋代判例法的性质和意义往往认识不足,宋代的法制中已经产生了成文的<断例>.北宋的历史情况清楚地说明了判例法在中国的传统渊源.宋代"例"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判例法及其实践步入成熟的关键时期,具有立法上的成文化和实践上的自觉因循之特点. 相似文献
64.
钱钟书先生从文学角度总结心理学中的"同时反衬现象",谓"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诗人体物,早具会心",此一现象可以向多个层面延展,古人面对现实,诸如阔大的空间、混乱的时代、特殊的境遇,而反观自身难堪的遭遇,反衬中的两极壮阔与渺小、贫苦与富贵、才高与命舛,由于一方的存在,另一方会更加凸现,或同时增加彼此的份量.探绎杜诗中"同时反衬"整合出的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境界,从而体味诗人经营诗艺的苦心. 相似文献
65.
华北沦陷区在抗战时期面临严重粮荒,城乡缺粮特别严重。造成这种粮荒的最主要原因是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侵略战争和日本对沦陷区耕地、劳动力等基本生产要素掠夺造成的粮食产量下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进口粮食减少和日本在占领区的粮食政策又加剧了沦陷区的粮荒。 相似文献
66.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农村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农村改革的焦点。本文在梳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路径依赖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及其对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影响,提出了当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即只有依靠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逐渐消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7.
艺术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吟咏性情”,而情的生发又离不开“兴”。兴而致情,情生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占主导地位的美学主张。由兴致情的诗歌艺术主张实际上代表着中国审美艺术创作中一种颇具积极意义和艺术原创价值的理论,这种艺术创作主张也不单单地局限于诗歌艺术领域内,实际上它已扩展到整个艺术领域中,成为一种较为健康扣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创作方法和艺术欣赏方法。 相似文献
68.
礼治",就是通过"礼制"、"礼仪"、"礼器"等内容和手段,来维护和协调社会的等级关系,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统治的牢固。清朝统治者优礼、尊崇藏传佛教,利用藏传佛教作为统治蒙藏地区的工具,把对藏传佛教的管理纳入国家礼仪制度,通过"礼治"维护了蒙藏地区的稳定,有效地巩固了清朝政权。 相似文献
69.
在汉代,所谓的民族"和亲",是指有仇怨、相互战争的民族,彼此商定,捐弃仇怨,消弭战争,进而缔结和平亲近的民族关系.因此,在和平时期的西汉竟宁元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本是巩固、强化汉与匈奴的政治整合,而并非什么民族"和亲",因为汉代史籍中从未出现过"昭君和亲说".然而,随着"和亲"词义在北朝隋唐之际的衍增,民族"和亲"与跨民族的"政治联姻"叠为一体,于是,王昭君出嫁就被唐代的学者引申联想为是一次民族"和亲",从而世代流传,延续至今,遂成定论.事实上,"昭君和亲说"既无助于阐明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的真正历史意义,又会导致人们在释读汉代史料时思维混乱.研究汉代历史,应该摒弃"昭君和亲说". 相似文献
70.
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无论是在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上,还是在农村开发性扶贫上都有比较优势."民企帮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目前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看,"民企帮村" 创造出了各具特色又扎实有效的模式."民企帮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涉及的层面比较多,需要政府、企业、商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