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3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论语>中的"仁"可分为多层,认为<论语>"仁"具有层次性的一些学者将<论语>中的"仁"分为"全德之名"和"德目之一"两个层次,此观点有不完善之处.结合孔子思想实际与<论语>具体材料的文意训释,<论语>中的"仁"可分为"理想之仁"与"现实之仁"两大层次,并且"现实之仁"内部还可分出多层.<论语>的"仁"是一个多层的统一体,这些层次间相互关联,共同统一于"爱人".  相似文献   
92.
从《论语》展示的教育目的论、教学方法论、求知论三方面探讨孔子的教育哲学观。  相似文献   
93.
《论语》中基本概念词的英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本概念词的翻译是儒学经典英译的一大难关。译者既要忠实地再现原意,又须尽量保持译名的一致以免破坏原概念的贯穿统一,因此,为儒学基本概念词确定一个大致对等的译语便显得至关重要。文章就《论语》中核心概念词的英译进行探讨,以期在统一译名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4.
汉儒把"先进"和"后进"理解为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固然是毫无根据的臆说;刘宝楠将"先进于礼乐"解释为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也有增字解经的弊病."先进"章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假设句,准确地表达了孔子对选拔政治人才的看法不论出身如何,在礼乐修养上人人平等."先进"后进"是一种假设的对比关系,而非事实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95.
《朱子语类》虽为讲学语录汇编,但其文本内容广泛涉及南宋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新义。本文对其中的"草簿"、"剂石"、"扑钱"、"射糖盘子"、"书盝"、"香山子"、"衙晡"、"鱼花园"等词进行义释,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变迁,见证南宋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综述了近些年来各位学者对于定州汉墓竹简《论语》的性质、整理校勘方面以及文献价值的研究,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竹简《论语》对研究《论语》的成书过程、在汉代的流变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
《论语》英译是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然而文化专有项使理解和翻译《论语》的难度相应加大。讨论《论语》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并对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便使《论语》英译更好地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
文章从神话概念的反思入手,论述神话和信仰在发生学上的相互依存关系,提示更新现代中国学术中的神话观,使之从民间文学的狭小范围中释放出来,还原为文明发生的原型编码及体现文化基因的神圣叙事。在此基础上重审儒学与儒教之争,提出"儒家神话再发现"的当代课题,从比较神话学视野重估孔子与《论语》的文化价值,讨论经学传统中对"凤"与"麟"的阐释特点,论证"天命"及"圣"、"德"等核心概念的宗教学、神话学背景,揭示"君子比德于玉"说的信仰根源,发掘儒家神话背后更加深远的华夏玉教大传统。  相似文献   
99.
李珺平 《社会科学》2007,(10):96-104
在《论语》形成过程中,孔子不同弟子及后学发挥了不同作用,围绕儒家领导权和《论语》阐释权,孔子弟子及后学在战国末期发生过激烈斗争。美国学者Bruce Brooks和Teako Btooks认为《论语》不是一次性短期成书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层累地形成的。在《论语》中,有孔子弟子及后学的篡改和删削的痕迹,也有弟子之间相互倾轧的某些信息。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孔门四科十哲与曾参和儒家八派的关系做了清理,对荀卿敌视子思孟轲派和子张子夏子游三派的原因做了分析。最后批评了对待《论语》的三种不负责任的看法,提倡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0.
以“仁爱”为价值核心的儒学,对调节人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1)儒家求真,有助于形成优良的现实认知;(2)儒家求善,“孝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节用而爱人”、“欲而不贪”,有助于人们形成愉快的情绪;“达己,达人”有助于个体发挥创造力,实现并超越自我;(3)儒家求美,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化解自我和本我的矛盾,宣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