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3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23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327篇 |
理论方法论 | 51篇 |
综合类 | 1546篇 |
社会学 | 12篇 |
统计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73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69篇 |
2005年 | 184篇 |
2004年 | 179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88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英语学习的困难之处,在于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化.依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构成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在每一种语言中都是不同的.能指的不同是明显的,而所指的不同则往往不为人们所理解,所指在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正是外语学习中的难点.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汉语思维到英语思维的转化过程,也就是学会用英语能指与所指所构成的语言符号进行思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13.
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宪政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需要把执政党的执政方式纳入到宪政的轨道,惟其如此方能真正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时代呼唤宪政,我们理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执政党执政方式的宪政化。 相似文献
14.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之一。本文从推进经济体制的根本转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阐述了笔者对这一课题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袁平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06-107
促进和提高学习者在外语会话中的谈话与参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会话的目的,对两种教学方法(间接法和直接法)进行了对比,认为要使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服务于外语会话教学,必须掌握适当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有效的途径予以防治.本文即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我国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的问题,以法律制度的缺陷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为出发点,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法律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有着长达几千年的文明交流历史。但从近代以来,日本以武力挑战中华秩序,企图建立其“大东亚共荣圈”,从而在东北亚地区形成“结构性暴力”,形成了中日两国的战略冲突结构,阻碍着东北亚地区多边合作的进程。因此,中日两国应从东北亚国际关系体系的发展中吸取教训,用和平方式化解两国战略矛盾和冲突,在历史认识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构建东北亚和平体制。 相似文献
18.
闫鲁宁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39-42
完善的国家赔偿制度是民主法治的标尺和安全阀,是国家对公民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和标志。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是实现国家赔偿的重要保证,直接关系到赔偿请求人能否最终获得赔偿。本文旨在分析研究我国现行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孔子养生思想的历史文化解读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生是人们面对天灾人祸和社会激烈竞争调整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思想对现代人进行自我审视与反思,树立健康的身心观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论语》等原典的研究,发现孔子有践履中庸,心平气和;言说天命,调整心理;面对困境,心常坦然;饮食习惯,讲究卫生等养生思想。孔子的养生思想受到历代医学家和思想家的重视,究其原因就在于孔子对生命的存在和意义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的理想境界。孔子的养生思想对现代生活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2):57-64
从1913年江苏铁路、1914年浙江铁路收归国有开始,到1936年铁道部将苏浙路末期债务还清,前后持续二十余年。1920年平政院作出的裁决并未有效改变交通部归还苏浙路路债的困局,其中平政院自身执行力的不足以及军阀将路款挪作他用是主要原因。通过对1913至1936年苏浙铁路路债积欠案史实的还原梳理,在国家与社会互动视角下,力求以个案的形式展示北洋政府在权势羸弱情势之下无法履行法律债务的现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