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8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61篇
管理学   29篇
民族学   4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035篇
理论方法论   260篇
综合类   4041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472篇
  2006年   481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308篇
  2001年   235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钱学森科技创新思想研究(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钱学森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矛盾论、实践论、系统论的观点,创造性地建立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该体系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情况,其内容几乎囊括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全部知识。钱学森把科学认识论发展为科技认识论。他创建了交叉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此外,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什么是工程:一种演化论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程史的考察,工程的多样性、延续性和创新性揭示了工程的演化本质。从时间-空间、结构-功能,以及过程-结果上看,工程的演化具有社会历史性与地域性、集成性与整体性、形式的渐进性与突变性、过程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等特征,它是一个现实的直接生产力的演变与人之为人的本质的不断展现过程。作为工程哲学研究的拓延与深化,工程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伦理学在道德哲学层面重新思考形上人性论建构的理论课题之时要转向宋明理学人性论寻找学术资源。此种判断是基于中华文化生命的客观历程,当代人的实际精神状况和中国的道德国情。宋明理学人性论能为当代道德哲学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启示,主要是世界的统一性、整体性如何在人性论上体现;在人性论体系中如何完成"伦理-道德"的整体性辩证以及如何确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它呈现实体等等。  相似文献   
994.
赵炎秋主编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第一次全面描述了我国古代叙事思想,其强烈的理论自觉意识、整体观、中西比较视野以及深入社会肌理探究叙事思想的批评路径,具有建构中国叙事学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戏剧《安娜.克里斯蒂》通过主人公安娜的坎坷命运以及人与人、人与大海之间爱恨交加的复杂心态,对奥尼尔的宿命观进行了揭示、讨论和剖析。  相似文献   
996.
“以人为本”是党的政治理念,体现在党的各项政策之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作为政治理念,“以人为本”具有广泛的共识基础。为了使“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得到贯彻和执行,有必要将“以人为本”转化为法学命题,发挥其对法学的指导作用,使其体现在国家的法律之中。进入法学领域的“以人为本”必将对中国法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哲学认识论领域"主观化"倾向的日益明显使当代知识标准、来源、生产方式等发生了重大转换.就政治思想史研究而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以自然科学为基本典范的政治科学范式从鼎盛走向式微;关注政治思想史的非经典、非连续性;进入政治思想的历史实践情境.  相似文献   
99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必须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逻辑的梳理,系统阐述、分析并挖掘了中国古代儒道两家早期萌芽的环境伦理思想的精髓,从体现“天入合一”思想的天入合一、钓而不纲、仁民爱物、道法自然四个维度出发,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环境伦理思想代表的价值取向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辩证法的缘起和本真意蕴,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回归古希腊,分析古希腊辨证法的产生和逻辑演进过程。分析表明:源于古希腊的辩证法是在追寻世界的本源问题时产生的,具有本体论的意蕴;它在经历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完善之后产生了分化,形成了苏格拉底辩证法路向和柏拉图辩证法路向,且二者都面临着在解决“一与多关系”问题上的困境;此后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的路向在思辨领域解决柏拉图的困境,而马克思在出发点上继承了苏格拉底辩证法的路向,并在本体论问题上扬弃了经黑格尔完善的柏拉图辩证法的路向,创立了实践辩证法。  相似文献   
1000.
法的特征是法哲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法的特征分为两种:形式上的特征和内容上的特征。一般法学理论注重对法的形式上的特征进行概括,而缺乏对法的内容上的特征进行系统性的论述。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独特的重要的人文产物——法律,在内容上是特定人文价值指向的体现和弘扬,具有特定的人道内涵而非兽道内涵,从内容上认识法的特征先在地必要和重要。与道德的"肯定性"相对应和对立的"否定性",正是法律在内容上的根本特征或者形象地说是法的品格。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除法律所禁止以外的领域人皆具有自由;二是法律只是为了避免人对他人伤害的较小范围内才严格地限制人。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彼此独立而又关联的两种客观存在。其一,二者是对立的,不能互相替代的,不能踏入对方作用的领域,混淆二者的对立就会产生社会恶果。其二,二者在各自发挥自己独立品格的前提下而形成互补,道德以发挥自己的"肯定性"品格而使人间存有温暖,法律发挥自己的"否定性"品格而使社会的基本秩序得到维持与保证。总之,道德因为肯定性品格而走非强制性作用的路线才有效,法律因为否定性的品格而走强制性作用的路线才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