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6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管理学   254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1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20篇
丛书文集   1356篇
理论方法论   606篇
综合类   6504篇
社会学   890篇
统计学   311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626篇
  2010年   508篇
  2009年   500篇
  2008年   526篇
  2007年   646篇
  2006年   723篇
  2005年   636篇
  2004年   623篇
  2003年   586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1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112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76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73篇
  1979年   61篇
  1978年   57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孔子的通达以“礼”与“仁”为思想底蕴,以“中庸”为主要思想方法,既是对世事和人生透彻而睿智的认识,又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本文以《论语》述其要旨,从礼乐制度、个人修养、教育教学、治国理念四个层面来探析孔子的通达,以展示其高超、开阔的学识和气度,以及在当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2.
许齐雄 《晋阳学刊》2007,41(4):32-34
薛瑄是第一位在明代从祀孔庙的明儒,这无疑是明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课题。孔庙的从祀问题本来只是朝廷上皇帝和儒臣才需要讨论的议题,毕竟能不能从祀孔庙的最后决定权在国家,不在私人。李濂以一个罢官在野的士人却参与了对此课题的讨论。通过他的讨论,我们将发现此课题为一个更大范围的士人所重视。更重要的是,李濂的讨论是和嘉靖中叶朝廷上的儒臣在讨论这些课题时所表现出的新范式遥相呼应的。由此可见,这一新范式其实是为许多士大夫,无论在朝在野,所共有的。  相似文献   
73.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职能创新 ,是应对入世的迫切需要。政府应规范自身行为 ,依法行政 ,让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 ;政府应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收缩范围 ,减少环节 ,高效行政 ;政府应增强公共管理职能 ,在维护本国利益 ,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 ,关心与扶植弱势群体等方面 ,到位行政  相似文献   
74.
污染防治协议是行政机关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基于与排污者的合意而达成的协议 ,该协议从性质上说属于行政合同。污染防治协议的推行 ,能带来一系列积极作用。协议的内容应包括订立协议的目标、防治污染的对策、排污者履行协议可以得到的优惠 ,违反协议的责任和处理方法等。污染防治协议与依法行政不违背  相似文献   
75.
经济全球化是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地区经济中地位调整的一次重大挑战和机遇。经济全球化将对黑龙江省对外经贸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贸易投资自由化、企业经营全球化对黑龙江省的对外开放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材料、主题、结构、语言等写作裁体的四个要素 ,论述提高写作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
鲁迅的文学观,确立于对民族、民众与知识者自我的生存境遇"三位一体"的体验之中,他确立了改变这三者生存困境的精神动力,这就是他的"梦",即焕发人本有的"天性"以"立人":一方面,鲁迅的"梦"与民族、民众的生存境遇又存在着巨大反差,他愈是要缩短自我与群体(民族、民众)之间的距离,就愈加感到这种距离的不可逾越,<彷徨>较之<呐喊>对民众生存困境的审视,消解"梦"与"境遇"的对立,在对"境遇"的表现中深化并强化了他在自我生存困境中孤独个体存在的体验;但另一方面,<彷徨>并非真正放弃了对与"境遇"对立性萌生的"梦"即对人的"天性"的追寻,这"天性"中不仅有"诚"与"爱",更有"憎"与"复仇",后者较之前者,同样为鲁迅的现实生存困境所逼发,更切近他思想性格的个性特征,显现了他的"梦"与"境遇"在对立中更深层次的联系.  相似文献   
78.
邓小平的侨务思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侨务思想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它既紧扣华侨华人的现实和中国需要发展的实际,又体现了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战略眼光.其所富有的新鲜时代内涵就是突出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将侨务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原则贯穿在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中.如"海外关系"是"好东西"的论断极大地推进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独特机遇论"使对外开放战略更加有的放矢,"华侨爱国论"壮大了对外开放的力量.邓小平根据"侨"情,开辟对外开放的窗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便侨、护侨措施有利于对外开放更好地进行.  相似文献   
79.
特许经营制度是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主要实现形式,政府监管是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治化的重要内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监管的基础是实现监管权的统一与独立。应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完善特许权授予的监管。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模型及周期性审查和调整是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价格监管的核心。公用事业特许经营质量监管的主要内容是督促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可量化的标准及建立质量检验体系。政府监管应推动公用事业的网络化普及、排除歧视性及完善补偿机制,以确保特许经营项目履行普遍服务。此外,必须加强对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的监管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0.
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转型过程中,劳动者的地位、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自由流动的空间,与管理者相比较,存在较大反差。在劳动关系合作与冲突所必须凭借的权力与资源利用上,劳动者阶层处于弱势地位,其行动包含自尊与忍耐的双重矛盾。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格局中的劳动者阶层具有深刻的双重性。在貌似矛盾与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主人翁”与“劳动者”之间,存在许多理解误区。面对国有企业内部阶层分化与社会阶层定型化的客观现实,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国有企业改制中产权先行、劳权虚置的改革逻辑引发了劳动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劳动者作为个体面对这些结构性问题时有心态异化之虞。欲实现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格局中产权与劳权的和谐共生,政府需要对国有企业产权运行做出创造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