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18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同样是面对自然灾害给民众带来的巨大损失,中美两国的主流报纸是怎么表现的?分析《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台(飓)风的灾害新闻传播,比较它们在传播数量、内容特点、表现方式等的差异,可以窥见两国在新闻理念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2.
论李广田三十年代散文创作的忆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林芳 《齐鲁学刊》2001,2(6):46-49
李广田30年代散文创作注重客观忆旧视角对作者创作情思的审美启示作用。在思想内容的挖掘、展示上,李广田30年代的散文创作着力在童年时期的乡土生活中开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内容的提炼上,李广田30年代散文通过忆旧而净化其创作的乡土情怀,从而形成了质朴纯净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3.
郭爱民 《社会科学》2012,(4):143-152
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是生产力的具体表现,是衡量农民生产能力的量化指标。在长三角地区,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近百年间,常年下农民的农业劳动生产效率较为低下,而且处于停滞状态。影响农民生产能力的因素很多,从经济方面分析,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民负担过重。由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常年下一家人生产的食物不能支撑两户以上的人家,近代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和非农产业分工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4.
马克思主义精髓由列宁提出的"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发展到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和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进一步发展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了内涵更为丰富和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精髓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同时又集中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实践精神:解放思想体现勇于超越的精神,实事求是体现求真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体现开拓创新的意识,三者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充满生机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王安忆小说《启蒙时代》的解读,揭示出其别样文革叙事背后所蕴藉的书写策略及其文化意义。小说中出现的五个层次的话语声部,无疑是对文革时代个体成长可能性的一种想象性的艺术探索,既涉及到成长小说的经典主题,同时也体现了具体时空的特殊经历。小说中话语形象的多元展现与成长主题的修辞塑型,为文革叙事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6.
王广义所著《近代中国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国东北乡村历史发展的经典之作。作者以乡村为视角,从东北乡村的区位结构、社区、居民、家庭、社会控制、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社会问题等方面,全面、深入探讨了东北乡村发展的规律,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7.
史论即人们对客观历史所作的评论,在中国古代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历史见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论,随着史学的多途发展,日益受到史家的重视,其形式也更加多样。所探讨的问题,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多与现实有关,涉及政治兴亡、民族关系、门阀观念、宗教思想等许多方面,南北的发展也有所不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这在中国古代史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陈云曾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高层领导,他在延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表率,他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形式,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达方式,寻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智支持、民生支点和民主支撑,到目前为止这些方法与思想仍具有当代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关于后现代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汉广 《学术交流》2003,(6):109-112
对于后现代的问题 ,我们应该保持作为一个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来进行研究 ,要深刻地探讨它与西方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其理论的试探性质 ,搞清它对我们的启迪以及局限。具体地说 ,我们应该把握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 ,它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 ,它内涵的人文精神是什么 ,第三 ,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 ,第四 ,后现代思潮的意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0.
《世说新语》所描述的士人有一明显倾向--"重才".魏晋士人"重才"的原因有三:魏晋黑暗的政治社会环境导致魏晋士人个体意识的觉醒,而觉醒了的士人以才智证明自己的价值;魏晋的人物品藻更深化了士人的重才意识;魏晋的清谈也为重才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