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民族学   5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8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古屋昭弘通过作者的生活年代,推断泉腔韵图《拍掌知音》成书不会晚于1700年。然而《拍掌知音》存在"赵"字收入"娄"韵的现象,洪惟仁将此现象解读为《拍掌知音》晚于《汇音妙悟》(成书于1800年)的表象。文章通过考察泉州地区"赵"字的读音情况,认为"赵"字收入"娄"韵并不影响《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62.
自清人赵翼《廿二史劄记》提出“金元俱有汉人南人之名”以来,学界虽对此概念多有使用,但却未从不同历史语境下对“汉人”“南人”的多重内涵进行更深入的解读。检点史料,赵氏所言金代“汉人”“南人”说具有一定的历史时空局限性,未能反映这一概念的整体面貌。金初“汉人”概念由辽朝沿袭而来,特指由辽入金的汉族群体,至金中叶以后,“汉人”逐渐成为金朝境内汉族群体的统称。“南人”起初是与“汉人”相对举的概念,指代由宋入金的汉族群体。但在一定时期内又特指黄河(旧河)以南原伪楚、伪齐统治区。而在一些与宋朝相关的特殊情境下,金人也常以“南人”指代南宋政权(南宋人)。金代“汉人”“南人”概念之所以被提出和使用,与其所处的多重历史语境有关,主要包括“辽宋之别”与“重北轻南”的统治策略。  相似文献   
63.
赵次公是宋代杜甫研究用功极深的学者。他研究的项目非常广,而注和解品位最高。其注解建立在对杜诗烂熟于心、融汇贯通之上,广泛搜集典籍和口语资料,透辟分析,有时还融入考证,故其注解总是妥贴、精细、笃实。其注解发明尤多,匡正前人研究的错误也非常多。综合品评,赵次公的《新定杜工部古诗近体诗先后并解》是杜甫学史上早期的百万字的伟大研究著作,赵次公是杜甫学史上注和解成就最大的学者。  相似文献   
64.
赵炎秋主编的《中国古代叙事思想研究》第一次全面描述了我国古代叙事思想,其强烈的理论自觉意识、整体观、中西比较视野以及深入社会肌理探究叙事思想的批评路径,具有建构中国叙事学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5.
<肇论>争论根源于对<肇论>的宗教性与哲学性及其关系的不同理解.而从魏晋时期佛教的发展与玄佛关系、僧肇本人的学术经历与思想发展、<肇论>文本及后世影响等三方面来把握<肇论>的宗教性与哲学性,能够实现对<肇论>的整体性理解.  相似文献   
66.
在正史上只有寥寥数笔的昭君出塞形成了绵延千年的文脉,历代以昭君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学现象,笔者称之为"昭君文学"。昭君出塞由一历史事件生发成文学母题再定型为文学经典,一是其叙事要素的演进与定型,二是其情感内涵的拓展与丰富。由此而见昭君文学经典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与更具本质性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67.
赵宜真道脉与著述文献新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宜真是元末明初道教宗派发展史上一个有特殊贡献与地位的高道,作为清微、净明两派嗣师,兼得金丹派南宗与全真道之传,将清微派理论、净明忠孝之道与金丹派南宗内外丹学、全真宗旨进行了融会贯通,融诸宗派思想于一炉,体现了元末明初道教宗派思想融合的历史态势与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68.
《鲍照集》里的代乐府是乐府创作中的一个特殊现象,鲍照的代乐府虽然具有汉魏乐府创作传统的基本特质和不少表现元素,但并非汉魏乐府的复旧。“代”字标示了他在传统基础上的创变。 在《鲍照集》里的代乐府或借旧题裁己意,或用新题代旧题,标示了鲍照拟乐府与汉魏晋乐府创作传统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代乐府体所提供的考察角度,便于今人更清楚地看到鲍照对于汉魏古乐府传统和当时新兴乐府的不同,以及处理各种乐府体式的不同创作态度。鲍照的代乐府以五言为多,集中体现了他对汉魏晋乐府创作传统的认识:第一,取题多用旧题,小部分自立新题;第二,鲍照的代乐府五言中有一部分吸取了汉乐府偏重叙事以及场景表现单一性的方式,通过某个人物、场景或者故事的设计,集中地抒发自己的感想;第三,多用比兴虽是汉魏古诗共同的表现特征,但鲍照有一部分乐府的比兴句式更接近汉乐府;第四,汉古诗和乐府好从人生感慨和人生经验中总结出某些名理,富有训诫意味,鲍照也时有这类总结性的诗句;第五,鲍照的代乐府文气贯通流畅,虽然有些作品已不免俳偶铺陈,但没有两晋古诗的抽象议论,尤其是开头和结尾大体能够保持汉魏乐府的语言风格。当然,鲍照的代乐府最关键的还是抒情视角的普世性,即无论其中包含了多少个人寄托,基本上仍是采用代言体以及与此相应的传统抒情主题:鲍照代乐府古题的抒情都是从普世性的感受出发,所以这些代乐府题的主题内容都不出于生死感叹、去乡远游、人情亲疏、离别相思、从军赴边、游览京洛等汉魏乐府的传统题目范围,没有具体而特定的事件或背景的交代,没有倾诉感情的具体对象,触发感叹的真实原因隐藏在巧妙的比兴以及那些虚构的人物和场景之中,个人特殊的思想矛盾若隐若现地寄寓在人们共同的感受之中。 总之,鲍照的代乐府反映了鲍照对于汉魏乐府的体式及其创作特征的深刻体认,为唐代乐府学习汉魏乐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在代乐府中的创变,特别是乐府古诗化的倾向,带来了乐府表现视角的变化,对于李白的古题乐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赵匡胤的“宋”国号 ,本来源于其篡周前亲领的节度州“宋州” ;然而由于种种的机缘巧合 ,即在赵宋当代 ,文人们对于宋国号的诠释 ,也已越来越复杂与神秘。此复杂与神秘的诠释 ,又进而广泛影响了当时乃至后世的政治与文  相似文献   
70.
四十年代上海《神州日报》赵景深主编的《俗文学》周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40年代香港、上海、北平的俗文学研究在几家主要报刊的大力支持下 ,出现了《俗文学》研究周刊。本文较详细的叙述了抗战后上海《神州日报》赵景深主编的《俗文学》周刊 ,并将内容略录 ,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