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3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438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打击下,晚清的中国社会被迫走上了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湖南绅士为了抵御外来的经济侵略,在清末新政的热浪中,掀起了一个实业建设的新高潮,一批受过西式教育、拥有近代经营理念的新派绅士逐渐取代了旧派绅士,成了晚清实业建设的主要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62.
本文概要介绍陕西著名维新运动领袖刘古愚的经济思想。刘古愚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对传统的经济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批判,从仁义与食货、义利关系、理欲关系等方面全面纠正了儒家的重农抑商思想,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经济思想。在近代经济思想史上刘古愚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3.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电子商务系统信息流的建模进行研究,提出在电子商务信息流建模过程中采用UML和WebML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加速系统建模过程,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64.
为了给供应链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在目前第三方物流评价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并建立了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评价参考体系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65.
2019年5月《中国经济学人》杂志围绕中欧班列对“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中—欧亚国际贸易发展、跨境电商发展以及我国产业升级四个方面的影响对经济学人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经济学人认为:首先,中欧班列与“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形成良好互促关系,但沿线国家间安全信任度低是制约这种关系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中欧班列对我国(尤其是大西北地区)国际贸易总量有净增长效应,利于改善中欧贸易失衡,但这也面临通关效率低下及由欧洲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所导致的回程率低等问题的困扰;再次,运输成本低廉的中欧班列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其运输时间较长影响了其促进作用的发挥;最后,中欧班列虽然能够通过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但也存在对高技术产业带动作用小及由班列恶性竞争对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挤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6.
唐朝中后期,随着商人经济势力的膨胀以及商贾向政治势力的渗透,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与商业有关的事件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受到正面宣传。唐诗作为当时重要的一种文体,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现存唐诗中不少篇章反映了商贾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了解唐朝中后期的商业与商人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商业文化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商业特质的文化现象。明清时期汉口城市迅猛崛起,从芦苇丛生的河滩废壤一跃而成为“四大名镇”之首、“天下四聚”之一的商业巨镇,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与其繁荣的商业相适应,汉口也有它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商品文化、营销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商业环境文化、消费文化等是明清时期汉口商业文化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68.
提出了市级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从应用信息系统和网络系统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市级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研究,并分析了系统建设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
“城”最初是人类修建的环卫聚居处的防御性建筑,最初的功能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最初的功能是政治性和军事性的。它的出现大约在新石器时期的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而“市”虽然出现较早,但它的完善与发展与“城”息息相关。而“市”对“城”从一种必要的补充进而到相互促进和发展。如今,人们认识到我国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其中农业尤为重要,甚至取决于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现阶段中国经济法与行政法"混同"现象的经验概括与描述,并对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背景,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在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现实背景下,经济法和行政法二者间的"混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造成二者"混同"的基本语境没有发生转换的情况下,试图从理论上对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较清晰地界定,实际上存在内在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