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406篇
综合类   585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清代满族人的汉语北京方言表达能力升至高水准,满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京腔"艺术性语言,也跟进于本民族的语言拓展,标示出高水准。清初满族刚刚登上汉语文坛不久,他们的诗人即一反中原文学引经据典、高深莫测之传统,蹊径独辟,是以天然、浑朴、俗畅、晓白著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最能代表满人文学成就者,非满族小说莫属,其一以贯之的长处,也首推语言,曹雪芹《红楼梦》、文康《儿女英雄传》,以及清末大量涌现的满人京语白话小说,还有子弟书、八角鼓等俗文艺,无不引领中国近代早期白话创作风骚,开启现代"京味儿"文学先河之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论少数民族对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辽代开始 ,北京逐渐成为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 ,也成为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交汇之地。北京的传统民俗文化 ,特别是服饰、饮食、居住、竞技娱乐、岁时节日等民俗文化 ,都曾深受少数民族 ,尤其是蒙、回、满等民族文化的影响 ,是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与代表。  相似文献   
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通过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以实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对课程体系进行的改革,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授课程的质量。运用一种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课程质量调查方法———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结合国际化学院的特殊背景修订问卷,对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与普通学院的学生进行课程体验的调查。调查发现,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高于普通学院学生,特别在良好教学与资源获取方面明显好于普通学院学生,但在课程收获和学业负担方面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但近年来三地发展水平出现分化,京津两市与河北省的差距拉大,有出现“极化”效应的可能。通过构建创新效率的评价体系,对京津冀三地3年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作DEA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的创新效率明显低于京津两市。京津冀三地在综合发展水平、劳动力素质、R&D活动经费投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水平上的差异,是这种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了更好地便利交通并促进城市地面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基于出行者行为选择,从竞合关系视角研究共享单车对公交的影响,以共享单车对公交影响的相关文献为案例进行研究,包括北美、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的城市,并总结归纳相关影响因素;对北京市出行者进行了SP问卷调查,利用MNL模型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出行者公交、共享单车选择的影响,采用二元logit模型估计组合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共享单车作为独立个体或接驳公共交通的新模式,与地面公交交通模式间竞争与合作并存,可骑行距离、道路基础设施以及出行者的心理因素都会导致共享单车和公交之间的竞争;相反,公交换乘站之间的距离、出行端点与站点的间距均会影响二者的合作模式。城市交通管理者应合理配置公交和共享单车的数量,鼓励市区出行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出行模式以快速接驳轨道交通,提倡竞争性并行,促进公交和共享单车在综合交通系统中的合作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黄轶 《南都学坛》2007,27(5):57-60
京派在挤压的都市文明之外,为我们展示了淳朴的乡土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想重构显示了京派另类"民族想象"的独异之处,表明了它与五四新文学对接中的反叛。沈从文的创作分乡土抒情、都市讽刺、民族或民间传奇的重叙三部分,他在多重文化冲突中张扬文化综合和重构,其对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开掘标志了京派对民族性格和心理探求的深度。但对于落后的农耕文明下的乡土中国,京派呈露了不合时宜的奢侈。这也正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文化境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林学、森林和林业近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林学经历了由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的转变。现代林学是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恢复、改造、经营管理和合理利用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和多种效益为目的,并做到森林可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由单株树木到树木群体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森林对环境的影响由局部影响转向深入研究森林对大范围包括国家、洲及全球的影响。特别是热带森林有地球的“心脏”、“肺”之称,影响全球。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从长期以木材利用为中心,转变到全面发挥森林多功能、多效益的复合产业和公益事业,以实现森林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还对北京林业未来发展的定位、布局、质量及多功能经营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18.
北京从金代海陵王营建中都,历金、元、明、清、民国,至今已建都近千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各种生态灾害愈演愈烈。自然灾害的加剧反过来又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本文对历史文献记载的生态灾害进行了回顾,就其原因及应对措施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这个有着特殊的历史传统、特殊的现实环境、特殊的城市定位的城市中进行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固然需要体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共性,更为重要的是必须突出北京的特色。由于特有的地位和条件,北京应该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三者并举的前提下,把力量部署在优先发展原始创新和重点发展集成创新上;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宜居城市”进行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切入点,带动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进而突破实现创新型城市的重点和难点;培育和弘扬与北京特殊城市定位相一致的“北京精神”,建设和发展与北京特殊城市定位相一致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和确立北京市民的创新意识,围绕“北京人文”实现和体现创新。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加文化的国际社会活动,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舞台。承办奥运会的过程,历来是承办城市文化的国际形象塑造过程。北京需要通过承办奥运会的契机,大力加强北京文化建设,在古都文化、民族文化、科学文化、多元文化、和谐文化等方面实施文化北京战略,努力塑造文化北京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