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王弼《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性"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基于《周易注》对"性其情"及刚柔并济、"唯变所适"的特别强调,才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贵无论"玄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52.
泰州学派是以自然为宗的,王襞继承了王艮自然人性论的思想,主张人性天然具足,所以要保持人性本身的纯粹完美,反对刻意修养、在人性上着力。王襞把"自然"与"中"统一起来,并把"致中和"看着是"顺自然"的重要手段,要求人们在心理和行为上保持"中和"状态。在自然人性的理念和"中"的思想指导下,王襞又大倡简易之道和日用之学,认为平常愈本色,希望人们注重在"日用"和"即事"中学习。  相似文献   
53.
作为自先锋文学开始就为文坛所瞩目的作家,苏童与毕飞宇虽分属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文学阶段,但两者在诸多方面的共同之处,决定了他们可以作为考察自先锋文学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代表作家。在考察两者生存空间与创作历程之后,如何介入历史叙事、展现创作技巧和写作题材,以及适应为时代而进行写作的转变,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产生了证诸文学历史的可能。  相似文献   
54.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他也是我国古代咏物诗的开山之祖。屈原将个人身世之慨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相结合,创立了“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这也成为历代咏物诗创作的圭臬;另一方面,屈原的《橘颂》以橘喻人,是咏物诗创作的典范之作,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首咏物诗。  相似文献   
55.
毕淑敏文艺思想的基础是真实,真实性是毕淑敏文艺思想和文学活动的支柱。从毕淑敏对真实性的追求、表现和局限几方面解析毕淑敏的真实观,可以深化对毕淑敏创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56.
历史叙事贯穿毕飞宇整个创作过程,对历史的强烈质疑构成了毕氏小说反复吟唱的主旨之一。"人的贪欲推动历史的轮回"颠覆了传统主流历史观,人类的弱点与缺陷撕裂了理性的光环,"重新启蒙"是毕飞宇历史叙事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7.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塑造了一群有高度尊严感的盲人推拿师形象,在题材的开拓上具有重大意义。作者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上,通过描写盲人推拿师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追求等,对健全人格极力张扬,对尊严高度礼赞,对犬儒主义风气严厉批判,显示出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58.
30年来,中国大陆学界关于王弼易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相关研究著作和论文层出不穷;学界探讨的重点集中于王粥易学的解经体例、与老学的关系、纵向比较、玄学观、政治观及影响几个方面。但总体来看,王弼易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9.
王叔岷《古籍虚字广义》一书阐发“新义”时多采用传统训诂二法“互文”及“异文”。“互文”的局限在于互训的两词应满足在句中句法分布相同的条件,不满足此条件的结论通常有误,如《广义》中释“以”犹“虽”有误;“异文”的局限在于比对时的语句当选取同类型结构语句,而非仅选取描述同一事件的语句,否则结论一般有误,如《广义》中释“与”为“其”有误。  相似文献   
60.
王弼哲学的本体是"无"."无"对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意义在于,从思想上使人的觉醒成为可能,由此,又使文的觉醒成为可能.意境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意境具有超越性,即从"实"入"虚"、从"有"入"无"、从有限入无限的超越.这种超越性也是王弼之"无"所具有的,二者之间应当有内在联系,"体无"是王弼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无"之"体"对审美之"体"具有内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