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01.
本文以象征为中心阐述了如下三个问题:一、简述赋比兴;二、从语用角度分析比兴如何转变为象征;三、阐释象征与意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2.
毕飞宇作品语言的陌生化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小说艺术家毕飞宇在他的作品中应用词类的变格、超常的搭配、辞格的变异三种特殊的语言技法,使作品语言重新获得"活力"与新"质",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更新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陈旧感觉,在出乎意料与惊叹之中被他赋予的清新之味而吸引,而感染,而陶醉.这种创作手法无疑正实现了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艺术主张,体现着一个文学写作者对语言修辞的积极追求.  相似文献   
103.
以吕不韦、王弼、韩愈、邵雍、许衡等为代表的古代豫北籍思想家以其杰出的思想成就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 ,他们的学说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也促进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4.
王弼<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性"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基于<周易注>对"性其情"及"用无常道"、"唯变所适"的特别强调,才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贵无论"玄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5.
1907年,陆心源藏书被日本静嘉堂收购,其中有方志403种.这批藏书见证了清代私家藏书的流动性,保存了宋元珍稀古籍,可补国内图书馆藏书之缺,也为日本现藏汉籍的文献学研究提供了实物标本.  相似文献   
106.
将鲁迅、苏童的"重述神话"文学创作置于世界文学的背景下,才能显示其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实践意义.在西方,"重述神话"是一种自觉而成熟的文学传统.而在中国,"重述神话"不能成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传统.鲁迅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补天》、《奔月》、《理水》,苏童创作了长篇小说《碧奴》,承递了西方文学中源远流长的"重述神话"的优秀传统,填补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创作领域的空白,开辟了中国新文学创作一个崭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7.
毕淑敏是当代文坛上实力与个性并重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深深镌刻上了她人生经历的烙印,无论是最初的戍边,还是后来的从医,她从始至终怀有一颗对世事的"医者仁心",所以问世的作品都受到了文学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赞扬。在戍守昆仑的军旅生涯中,毕淑敏强烈地感受到生命是孤独而又丰富的,完成了关于"人性"的书写;在悬壶济世的医者生涯中,凭借着医生沉着冷静的头脑和治病救人的"仁心",毕淑敏完成了关于"医者"的书写;在救赎灵魂的心理医生的生涯中,毕淑敏又通过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对生命自始至终的不懈关怀完成了关于"心理"的书写。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毕淑敏以作家和医生的双重身份表现出的一颗"医者仁心",以及她所赋予我们的审视当今社会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08.
比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象征是楚辞创作的一大特色。比和象征都要求喻体或象征物与被喻事物或被象征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但比一般以现实主义为根基,更多的是理性思维的结果。象征较比的思维机制更古老,更接近原始宗教狂热阶段,也更具浪漫色彩。《诗经》有礼乐文化的影子,楚辞受巫风影响更明显。楚辞中的象征与《诗经》中的比的关系不是承继关系,而是源各有自。  相似文献   
109.
刘勰文体论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文化叙事系统。以“笔”观念为基础,刘勰讨论了史传以下等17种具体文体。总体上看,刘勰文体论既重文体的自然起源,又重文体的义理关系,体现了事实描写、逻辑描写与知识寓意、审美寓意相统一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10.
《蛐蛐 蛐蛐》呈现出一种意象纷乱、阴森和扑朔迷离的特点。它旨在进行一种宏大背景下的叙述,使人性的丑陋、压抑、扭曲都得到最为细腻而充分的展示,使读者对小说不得不进行着更深的与更多可能的解读。《蛐蛐 蛐蛐》更多地显示了汉语文学的意义。小说中的三类死亡,涵盖了当时所有知识分子的命运。《蛐蛐 蛐蛐》使短篇小说文本的可能范围有了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