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8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鲁迅《野草》中包含了三种话语模式,即独白模式、对话模式和自由间接引语模式。这些具有不同表达效果的话语模式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鲁迅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自我灵魂的剖析,表达了他复杂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矛盾。  相似文献   
72.
在仔细研读原著的基础上 ,参阅了各家之说后 ,本文认为无论是从人物形象的塑造 ,还是从所谓曹雪芹个人的经历及家事来分析 ;无论是脂砚斋的批语、曹雪芹朋辈之诗文集提供的信息 ,还是从清人有关的记载来考察 ,《红楼梦》都存在着一个原始作者 ,并进一步论证 ,《红楼梦》的原始作者是李鼎  相似文献   
73.
曹植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其性格中重感情、富同情心、善良等特征是他政治上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他成为优秀文人的有利条件。这些性格特征在他的前后期作品中均有反映,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入、全面地论述这些反映。  相似文献   
74.
曹操有“好杀”的一面 ,更有得人心的一面 ,他大度豪放 ,明大理 ,识大局 ,用人“唯才是举”,实行屯田 ,严于执法 ,打击豪强 ,体恤民情 ,实现了北方的统一。因此 ,对曹操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75.
《让县自明本志令》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在政治气候极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写成的。文中谈其早年的心志是客观的,至于谈到迎汉献帝于许都以后如何诩戴汉室,绝无“不逊之志”云云,则纯属英雄欺人。那种认为曹操此文字字是实、句句是真的传统观点值得商榷。评价历史人物,尤其伟大的政治家,我们所凭据的只能是他的行为,言谈则只有在做评价的参考时才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76.
曹植与李煜所处的时代相去甚远(前后长达700余年),但生活经历和创作的共同之处很多,尤其是后期生活所投射出来的创作才情,铸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文学成就,奠定了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实际地位。正是曹植与李煜后期的文学创作的共同特性,提供了诗史、词史在演进过程中由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77.
该文围绕鲁迅提出的“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的观点,着重探讨鲁迅如何抓住时代特点,沟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阐明时代潮流与文学的价值取向,从而揭示文学发展的规律。其意义不仅指出中国文学发展到魏晋出现一大转折的历史现象,而且由此拓宽了魏晋文学的研究层面,为中古文学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78.
曹禺剧作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 ,随着其创作过程的持续 ,其剧作的诗意也处于流变之中。本文拟从曹禺创作中的理想世界、艺术氛围、戏剧意象、情感基调等几个方面去捕捉其诗意流变的轨迹及走向 ,以便从整体上更全面具体地理解曹禺剧作的艺术风格及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79.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文学难以超越的高峰,曹雪芹的身世体验和学识才华,为其创作《红楼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红楼梦》原型的探讨,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问题之一,"红学"的研究成为近代中国学术界的一大学术活动和专门学问,各种不同学派相互交错,形成独特的研究领域。《红楼梦》提高了后学者对封建社会的认知,否定了"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纲常,塑造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以及晴雯等叛逆者的典型。在创作的方法上,该书融诗、文、词、曲于一体,其文学造诣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位。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后四十回的功过问题,希望能够有更多新的遗稿出现,更希望能踏着前人的脚步前进,写出有更高水平和见解的论著,使红学研究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0.
曹操认为"天地间,人为贵",虽然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调养得当,可以促进长寿。曹操爱好广泛,动静兼备,饮食起居也颇为讲究。他具备一定的医药知识,懂得方药;他渴求长生,曾向方士求长生术,还留下了不少游仙诗。曹操养生观念既有时代的影响,也与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