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2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2篇 |
人口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63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181篇 |
社会学 | 6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从<周易>阴阳说的视角看,人类社会各种文明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并不意味着冲突的某一方缺乏存在的合理性,而单边主义会因为过度消耗合理存在的基础而走向穷途末路.因此,人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各种矛盾,因时而变.变通趋时,不断调适自我,以顺应历史的变化,谋求世界各民族和睦相处,使人类各种文明所蕴涵的生机合理地释放出来,并最终实现整个宇宙的大和谐.这是<周易>阴阳说对21世纪人类文明走向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62.
叶文举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57-60
司马迁与《易》学有较深远的渊源关系,司马迁笔下人物的人生观深受《周易》思想的熏陶。禀承《周易》的人生观,司马迁对待人生,提出“不令已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人们应当“自强不息”,能够“见几而作”。同时个人必须具有谦逊、礼让的品质。再者,司马迁接受了《周易》物盛则衰思想的影响,提出个人应当“进退盈缩、与时变化”,处在人生的巅峰,必须及时引退。人生不应太沉迷于权禄,应视之如浮云。 相似文献
263.
天道与人道的贯通——从周敦颐的易学观看宋明理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初,周敦颐著《太极图说》与《通书》,通过对《周易》阴阳哲学原理的阐发,并结合儒家人文主义价值理想,推《周易》为“性命之源”,进而提出一个与佛老相抗衡的宇宙生成论。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周敦颐教人从太极到立人极至最后成圣,力图沟通天道之理与人心性命,为宋明理学的心性修养论哲学建立了一个形而上的理论起点,不仅把儒学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回应了佛老二教的诘难。周敦颐的思想文章中也称为其易学观。 相似文献
264.
本文从时机观的角度探讨了《周易》哲学对中医理论的影响,认为中医学中的审时知机、按时针刺的针刺理论,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时间针法以及冬病夏治、三伏天灸和冬令进补、三九膏方等方法都是在《周易》时机观的影响下所建构的。《周易》哲学中审时度势、知时知机、因时变通的时机观实际上也是传统中医认识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制定治疗法则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5.
黄森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4-96
作为中国中古社会一度活跃和有影响的士族家族之一,濮阳宇文氏家族兴起于西魏北周时期,鼎盛于隋及唐初期,唐中期逐渐沉寂于政治社会。依靠政治投机取得高官,是濮阳宇文氏家族的家族个性特点。濮阳宇文氏家族的衰落与时代因素以及家族成员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66.
万志全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8-12
近30年来,《周易》美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中国美学史》为主体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周易美学专著为主要代表,21世纪又取得了全面拓展的新收获。其研究方兴未艾的原因在于《周易》符号的神秘美、卦辞的象征美、标准答案的“不在场”美、内部体系的丰富美以及简单的科学美和占卜的游戏美结合起来的“真假难辨”美。未来的研究可从生活美化、心灵美学、和谐与美的社会、阳刚之美的政府、刚柔兼济的管理者、阴柔之美的公民等方面的构建着手。 相似文献
267.
长春的资源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古代长春民族人口发展变迁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有利方面,为古代长春民族人口生存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促进长春城市社会发展;不利方面,对古代长春民族人口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延缓长春城市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68.
刘春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31-137
作为汉代经学兴盛时期的诠《易》佳著,《焦氏易林》将《周易》六十四卦演化为四千〇九十六卦、配以四千〇九十六林辞,以独特的文本形式和筮占应用显示其卓异的易学建构。一方面,《易林》融《诗经》《易经》于一体,因易象立文辞、以文辞释卦象,创造出万象缤纷、运舞不休的易象世界;另一方面,《易林》揭橥易象世界之中的恒常天道与非常之变,呈现为六十四卦值日以及四千〇九十六个之卦的易学文本形式,而每一次筮占操作则成为激活《易林》文本的生存论契机。《易林》以六十四卦值日的卦气说统摄纷纭活泼的易象世界,这种易学创制是《周易》在汉代天人之学背景下的创造性诠释,是汉代易学的杰出典范,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69.
於贤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
本文认为《周易》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元典,不仅以其文化典籍的形式作用于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同时还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成员的意识深处;通过审美范畴的建构与艺术媒介的选择,规范着民族审美思想的特征;并且在思维方法与审美观念两个方面显示出它对民族审美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周易》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70.
《易传》中的易道与天道、人道及神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传》所言易道主要是对天道与人道的摹写,而象与辞则是易理的载体,是《周易》论断吉凶的真实依据,筮法虽形式上亦被赋予了法天道的象征意义,而实质上与《周易》的吉凶之理并无真正的联系。《易传》所谓天道,主要是指阴阳对立统一的自然发展变化规律,人道主要是指仁与义相反相成的社会生活法则。天道、人道与神道三者之中,天道居最高层次,统摄人道与神道,而人道实乃三者的灵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