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是他所有作品中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都堪称是最完美之作品,体现出他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运用一系列的艺术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长短句并用、人物的本色语言、重复与对偶等等,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特伦特号”事件是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面对的一次重大外交危机.主持日常外交活动的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沃德采取了灵活机动的外交策略,说服林肯以及内阁成员接受了英国提出的释放南部同盟特使的要求,在和平解决“特伦特号”事件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联邦政府取得内战的最终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并对英国的海上优势和先前制定的国际法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3.
弗雷泽在《金枝》中提出的人类心智发展三阶段进化图式反映了理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特征,汲取达尔文和斯宾塞的进化论思想以及泰勒的“文化遗存”和“人类心智同一性”观念。巫术、宗教、科学三者进化关系的探索说明宗教的起源、本质和发展问题,以此揭示人类社会进程中文明与蒙昧、理性与非理性、现在与过去的关系,探讨人类心智发展的过程与归宿。其主旨本无可厚非,但其研究方法、理论观念及对宗教和科学本质认识的缺陷,使费雷泽在这一进化图式中所表现出的疑虑和不确定性常易为人忽视,他本人为此饱受诟病,《金枝》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相似文献   
14.
《荒凉山庄》的两条故事线索是由两个叙述人分别讲述的。一个以作者的姿态作全知叙述,担当了德洛克夫人故事的铺陈和社会环境的全景介绍的任务;另一个则模拟书中女主人公埃丝特.萨默森的口吻,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讲述了荒凉山庄中埃丝特及其朋友的故事,体现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超验主义是波德莱尔应和论的思想基础之一。对超验世界的顿悟与体验,虽与渡德莱尔年轻时嗜食兴奋剂有关,但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却与瑞典宗教哲学家斯威登堡的通灵术密切相关。文章不但阐明了波德莱尔应和论与斯威登堡通灵术的联系,也较细致地考察了作为宗教哲学家斯威登堡的身份和理论。由于事涉康德,也阐明了康德与斯威登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象征派来说,波德莱尔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从美学观念到思维方法到表现技法,无不带有这种影响的印记.作为中国最早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在引进波德莱尔诗艺时表现出的某种程度的稚嫩,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引进时表现出的勇气和再创造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珍视的.  相似文献   
17.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深刻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交感论,打破了“真善美”相统一的古典主义美学原则,创立了新的诗歌理论,为象征主义的产生铺平了道路,堪称象征主义的宪章  相似文献   
18.
19.
当代,现代性的求新逻辑业已成为艺术的"传统"和常态,而它所表现出的不断自我消耗、自我否定的趋势也颇令人忧虑。倡导现代性的先驱波德莱尔其实对该问题有更为辩证的见解。其艺术二重性观点既肯定了短暂、偶然的一面,也认可了艺术永恒性的一面。在波德莱尔眼中,"现时的美"并不否定"永恒的美",而且艺术品的"永恒"恰恰内蕴在现时的艺术品之中。  相似文献   
20.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的角度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邪恶。以这一小说为蓝本,从人道主义的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辩证地分析了其人道主义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局限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