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民族学   12篇
丛书文集   142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62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21.
姚察、姚思廉父子所撰《梁书》、《陈书》等,文字简洁,散体单行,文风质实,具有很强的叙事与写人能力,这与当时流行的骈丽化文风迥异。他们所倡导的散体化写作于陈、隋之际已启古文之风,为这一时期的文坛注入了较多新鲜气息,在古文运动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722.
据陈氏几种宗谱相互印证,相传北宋阆中三陈的远祖经历过河南淮阳—河南颍川—浙江长兴—江西太和—湖南新化的迁徙。其直系先祖为定居湖南新化的陈万。其高祖陈翔授博州刺史未随祖父入湘,遂有其先为博州人之说;陈翔随王建护熹宗入蜀,遂为三陈直系入川始祖。  相似文献   
723.
本文论述了陈云的综合平衡论思想。笔者认为陈云的综合平衡论是继承马列主义理论,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是陈云经济思想的核心,是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24.
梁季王僧辩与陈霸先之争,陈霸先取得了最终胜利,标志着南方土著豪强势力在南朝政治舞台上的崛起,这是南朝后期政治、社会阶层的重大变动。陈霸先之所以能击败王僧辩,原因不仅仅在于南朝梁末自身政治局势等方面的逐渐变化,更在于当时北齐对江表的强大军事压力直接左右了王僧辩对陈霸先的斗争策略。当南北形势稳定之后,王僧辩欲重新调整对策时,陈霸先却抢先利用京口形胜之势,偷袭王僧辩得手,从而为王、陈之争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725.
本文综述了陈胜里籍的若干说法和“张楚”是否国号问题,提出了作者多年研究的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26.
善于营造意象是陈与义南渡后诗歌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意象主要有两类:一类主要是"秋"、"暮"两个意象,表达诗人对时局战乱和社会衰败的感伤,另一类主要是"白发"、"拐杖"、"孤鸟",体现了诗人饱经战乱漂泊艰辛后苍老衰败的心态.这些意象总体呈现出一种苍老衰败、冷寂孤独格调,也折射出时代动乱与衰败的影子,使得陈与义南渡诗歌呈现出凄凉苍楚的艺术风貌,体现了诗人在战乱漂泊中独特的生活感受和创作取向.  相似文献   
727.
取消农业税后,我国的农村税制面临着缺位和管理上的真空,这不利于国家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而陈云有着丰富的农业税思想,重温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农村税制重构的必要性、指导理念和相关内容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28.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长期以来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20世纪70年代末由向青首先提出颠覆性的观点,他认为大革命失败的责任不能完全归咎于陈独秀,共产国际负有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由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向青的观点很快受到批判,众多学者著书立说证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巨大灾难,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始终没有摘去。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前苏联档案的解密,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学术界开始重新探讨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问题。以杨奎松为代表的学者认为陈独秀不仅不是“右倾”机会主义,反而在许多情况下抵制了共产国际的错误路线。这种提法具有开创性,其后,学者们进一步探讨,深化了新观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9.
《艺风老人日记》共出现陈三立的名号221次,记录了日记作者缪荃孙与陈三立从光绪十七年(1891)到民国七年(1918)交游往还的史实,为我们了解、研究陈三立的人事关系、诗作本事、诗钟活动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730.
林强 《东方论坛》2012,(2):74-79
从《胭脂盆地》重在抒情到《好一座浮岛》重在批判,简媜主导性书写方式的更替,正可揭示世纪末台湾社会风气的变迁和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胭脂盆地》反映出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市民阶层形成的一种闲适和焦虑并存的心态《;好一座浮岛》表现了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市民群体的共同心声和文化实践,表征出世纪之交台湾市民社会的心声和当代台湾市民散文书写方式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