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8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261篇
管理学   15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70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2篇
丛书文集   2357篇
理论方法论   557篇
综合类   11909篇
社会学   324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848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1081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139篇
  2005年   1027篇
  2004年   990篇
  2003年   925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91.
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关系演变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侨乡侨批业和侨汇发达 ,形成了以外购内销为特点的侨乡社会。新中国成立后 ,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也出现了多种联系方式。随着海外社团日益国际化 ,出现了以地缘、血缘为主的社团回国寻根热 ,侨乡的范围逐渐扩展到内地。改革开放后 ,侨乡靠政策、技术致富 ,而侨乡新移民的文化素质不容乐观。随着新移民留学生人数的增加 ,文化发达的内地大中城市、高校和科研单位成为“新侨乡”。不同时期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关系的不同特点 ,成为今日政府制订侨务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2.
宋明理学在整合儒、道、佛三教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舍传求经”、“疑经改经”、“六经注我”三个阶段。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新的千年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在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创建新的中国哲学。创建新的中国哲学,第一步,要回到中西马的原创文本;第二步,发现其理论本身的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产生的问题,对理论的绝对性提出质疑;第三步,在综合各种理论与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再创造,即创建有特色的、全新的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893.
西欧各国共产党结合自己对发达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的思考,在战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政党民主建设即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如何发展国内和国际党际民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94.
从文学史发展的内在悖论入手辩证地理解道德形而上与形而下问题,认为中国20世纪文学在努力走向形而上的过程中,却越来越忽略了形而下,也忽略了文学自身,并分析了启蒙与反启蒙、道德与反道德、通俗与典雅之间的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895.
揭开中国传统思维之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传统思维中,占主导地位的究竟是何种思维.它们遵循何种逻缉规律,具有何种推理 方法?这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八卦、五行、阴阳等思维为例,从意象思维和审美逻辑新 视角,回答了上述问题,并探讨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6.
侯德仁 《阴山学刊》2006,19(5):62-65
《中华文明概论》以论为经,以史为纬,经纬交织,深刻阐发了中华文明的真谛。本书有四个鲜明的特色:重视宏观理论创新;对中华文明内涵的深度挖掘;对中华文明“和谐”精神内核的精辟阐述;文笔清新流畅,逻辑严整,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相似文献   
897.
陈忠 《学术探索》2007,(3):142-144
连动式是现代汉语的一类重要句法现象,是许多语法现象的温床。高增霞所著《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一书首次从语法化的角度对这一重要句法现象加以系统全面地审视和考察,把连动式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堪称现代汉语连动式研究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898.
葛兆光 《文史哲》2006,6(3):48-60
古代中国思想史的叙事脉络,大体来自三个不同的“系谱”,它们仿佛考古中的三个“堆积层”,分别是:(一)古代中国的“道统”,(二)近代日本“支那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史”框架下的中国思想清理,(三)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思想史叙事。这三重叙事方式,在一种很有意思的结合下,确立了直至如今的中国思想史基本脉络,并且越俎代庖地充当了思想世界的“历史”。在这一思想史叙事逐渐脉络化背后,有一种发掘精神资源和思想传统,为当代重新树立“统绪”的意图。可是,这样的叙事脉络忽略了古代思想世界具体的历史环境、政治刺激和社会生活,也使得中国思想史常常出现后设的有意凸现或者无意删削,并且由于脉络化而线索变得很单一。因此,新思想史研究,应当回到历史场景,而在思想史与知识史、社会史和政治史之间,也不必人为地画地为牢。  相似文献   
899.
在音乐史上 ,乐律的发展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 ,明时朱载土育创制了十二平均律 ,说明在乐律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仍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但遗憾的是朱载土育的十二平均律被束之高阁 ,无人问津。这与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诸如雅音乐、民间音乐、音乐美学和音乐的功能密切关联 ,从而限制了其被应用、推广和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900.
汉语哲学如何可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少明认为,中国哲学要走出困境,必须抛弃以往那种从中国传统的概念范畴寻找西方哲学理论注脚的路子,走用哲学论述中国自身的经验之路;并通过“器”、“惑”两个案例的分析,探讨了中国哲学研究的新途径。彭永捷对创建一种亦哲学亦思想的汉语哲学充满信心,认为必须深入到汉语世界的传统与现实土壤中来,才有可能产生具有独创性和代表性的汉语哲学作品。李维武认为,21世纪中国哲学在理论形态上的建构,一方面要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全部积极成果予以继承,另一方面还要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不同与局限予以改造和克服。胡维希认为,今后中国哲学的发展方向,一是努力继承与发扬中国哲学的固有传统,二是积极开展与西方哲学的对话。周山认为,是否重视个案研究,不仅关系到能否准确理解和评判中国哲学,更在于能否科学建构21世纪中国哲学的新形态,就此而言,21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