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7篇
  免费   55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管理学   15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70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2篇
丛书文集   2357篇
理论方法论   557篇
综合类   11907篇
社会学   324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848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1266篇
  2010年   949篇
  2009年   1081篇
  2008年   1060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139篇
  2005年   1027篇
  2004年   990篇
  2003年   925篇
  2002年   810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确立“文学经典”是建构文学体系和选择文学话语方式的必然途径.二十世纪后半叶,当代中国针对“文学经典”问题有过多次论争,并屡次尝试以全新的标准确立新的“文学经典”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古为今用”重评古代“文学经典”,一方面通过“洋为中用”评价外国文学经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当代文学“新经典”的建构.这种政治实用主义视野下的“文学经典”体系建构,对当代中国文学和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2.
修辞造词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造词方法,能够产生大量的新词语,在新词语的造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修辞造词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修辞造词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并就修辞造词的规范原则及如何正确看待修辞造词这一语言现象作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963.
古代小说作品中多有关于“灶下灵异”的记载。一方面,这些叙述受到了自古以来灶神(鬼)崇拜与禁忌观念的深刻影响,折射出文化观念的演变轨迹;另一方面,汉魏以来有关故事内容不断被扩展与丰富,出现了灶鬼作祟、灶器夜谈、灶下通灵等各具特色的题材类型。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可见出“灶下灵异”叙述在流传中情节模式与美学风格方面的细致变化。  相似文献   
96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战略举措,是党带领广大人民践行协商民主的标志性成果。从价值取向角度看,我国协商民主制度选择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现实价值定位,根本目的在于充分保障人民的当家做主权利。因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要立足于现有政治框架,从法制化、系统化、机制化角度,切实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965.
国家语言形象指语言国际比较中某国语言所彰显的主观认知形象,是国家形象和国家精神的符号载体。作为国家形象子系统之一,国家语言形象的内涵、现状、价值、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等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中国语言形象是以汉语为代表的中华民族语言的整体形象,是中国形象提升的持久动力源与和平实现手段。中国语言形象构建研究是对汉语国际推广及孔子学院项目的全面统合与理论升华。  相似文献   
966.
描述武王克商的“晨举脂烛”一语多次出现在典籍中,而现代辞书对“晨”的解释基本统一为日出前后天色已明的一段时间,此时仍“举脂烛”作战实在令人费解。经过考证,“晨”在古汉语中的时段是凌晨3—5点,天仍未亮,因此才会出现“晨举脂烛”作战一说。  相似文献   
967.
文章以美国华裔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形象学、伦理学、心理学、言语行为理论等研究方法,梳理归纳出现实中国、伦理中国、虚幻中国、英雄中国四种"中国形象",并从写作语言、时代语境以及作者身份三个维度分析了美国华裔文学里中国形象的历史流变,形成机制及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968.
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认同思想资源。一方面,中国梦为民族文化认同注入了鲜活内容和内在特质;另一方面,同心共筑共圆共享中国梦的实践要求为民族文化认同增进正能量。民族文化认同具有深刻性、深远性和久远性。推动中国梦,就必须在民族文化认同上下工夫,加强民族文化认同的社会心理机制研究,并不断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969.
书法结构历来为书家重视。在和文化视阈下重新审视书法结构,应将书法结构与笔法、墨法、书体风格、情感体验等因素联系起来,并在书法各元素的和谐统一中强化结构张力。  相似文献   
970.
汉字教育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的重要命题。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和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和核心内容,加强汉字教育的实质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同一性的认知和归属感的建立过程。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汉字教育是遵循共同的汉字文化理念,通过大众媒介将汉字的文化意义还原为日常生活内容,在汉字文化系统的背景中对汉字进行文化的解释与教学,使学习者能够对汉字所蕴藏的文化因素进行选择、创新和构建,获得汉字文化群体认同感,建立和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汉字文化认同的产生、维持和变化的研究,既是汉字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文化反思与实践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