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55篇 |
免费 | 531篇 |
国内免费 | 30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8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399篇 |
人才学 | 3篇 |
人口学 | 88篇 |
丛书文集 | 2418篇 |
理论方法论 | 578篇 |
综合类 | 12353篇 |
社会学 | 359篇 |
统计学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1篇 |
2023年 | 146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178篇 |
2020年 | 159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34篇 |
2016年 | 167篇 |
2015年 | 314篇 |
2014年 | 887篇 |
2013年 | 730篇 |
2012年 | 1016篇 |
2011年 | 1301篇 |
2010年 | 986篇 |
2009年 | 1109篇 |
2008年 | 1099篇 |
2007年 | 1212篇 |
2006年 | 1169篇 |
2005年 | 1063篇 |
2004年 | 1028篇 |
2003年 | 961篇 |
2002年 | 836篇 |
2001年 | 710篇 |
2000年 | 400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丁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4-50
"社会问题剧"是20世纪中国的主流戏剧,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从"社会问题剧"的角度评价"非社会问题剧",因此"去正统化"是有关研究的首要问题。20世纪"社会问题剧"的根基是"政治",研究曹禺、田汉戏剧和春柳社的"社会问题剧",要从以往的"社会问题剧"的根基上移位到另一个新的根基上,才可能真正地理解他们。中国戏剧研究是依然续写"过去的"历史,还是面向"现在"与"未来",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李维武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张岱年先生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他的独特的中国哲学观。张先生的中国哲学观论证了中国哲学的存在与特点,辨析了中国哲学的活东西与死东西,主张融会中西哲学之长,建立以唯物论为基础而吸收理想与解析的新的中国哲学,对我们今天思考与探讨中国哲学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63.
"否定主义文学史观"强调文学性对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穿越,呼唤文学史家回归到独特性而不是规律性;以"经典关系结构"代替文学的"文化时间结构",最终建立一种从古至今的中国文学史。这使其成为一种很有学术潜力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64.
明清之际,戏曲叙事出现了突出的类型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离魂—还魂—入梦—画中人/镜中人、误会—错认—冒名、信物—道具等三种模式。戏曲叙事类型化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戏曲创作实践和戏曲理论批评等因素密切相关。叙事的类型化体现了古典戏曲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思维的惰性特征。 相似文献
65.
黄遵宪青年时期既对日本废夏历改用阳历不满,又对新鲜的阳历表现出猎奇心理,中年之后则明确指出日本迷信西法、轻易废除夏历不对。支配黄遵宪改历的思想历程的是民族主义、国粹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他的改历观的思想历程揭示了两历遭遇之初,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情感与理智的二难矛盾。他的"余意改历似可不必"的主张,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环境里,亦有其历史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6.
"他者"的存在和"身份"的追寻--美国华文文学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3,40(5)
美国华文文学置身美国却以华文进行创作的存在事实,使它客观上与生俱来地具有了一种双重“他者”的身份:对于美国的主流文学(英语文学)和东方母国(中国)的中国文学来说,它都是“他者”,这种“他者”性存在最终决定了它的“他者”立场和“他者”视角。而存在于美国华文文学中的“身份”焦虑,在经历了从本质主义的追寻到重建新的“身份”的变化之后,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67.
自恋情结与当前的中国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文学中的自恋已有所表现,且逐渐形成一种自恋情结。当下中国文学的自恋情结主要表现为身体自恋、精神自恋、自我迷恋与叙事自恋四种形态。这种新型自恋叙事伦理的产生,有其文化语境变迁、作家主体性嬗变等主客观因素。作为当下中国文学的重要现象,自恋情结给文学发展造成了明显的障碍和伤害,成为许多作家创作的瓶颈;作品独立性、思想性以及文化深度和崇高感在作家心目中日益坍塌,文学的想象空间愈加逼仄,文学面临着创造力匮乏的危机。自恋的膨胀还使文学丧失了真诚,虚伪和矫饰横行,带来了病态的叙述、语言和浮躁喧哗的文风,并进而造成了文学生态的混乱。可见,只有自觉调整自恋心态,才能有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这既需要作家自身的调整与提升,又有赖于整个社会、文化、文学和制度生态的多元协调。 相似文献
68.
房地产功能价值论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一方面房产总量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大量的房产被空置。这个现象一直困扰着人们。中国房地产市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发展速度 ,使得中国在短短二十余年时间里走完了西方同类市场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所走过的历程。也正因如此 ,在中国 ,建筑技术进步已经不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房地产功能更新换代需要的时间被大大压缩了。多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在房地产经济领域一直沿用被称为“区位圣典”的区位至上论。然而 ,在中国现实的房地产经济中 ,仅仅从区位的角度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价值的变化 ,还远远不能解释这一中国独特的经济现象。从时间维度上看 ,在量和实现可能性两个方面 ,房地产功能价值的剧烈变化正十分明显地影响着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我们所提出的房地产功能价值论创新性地将房地产功能价值置于和区位价值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个新的理论模型能够为揭示和纠正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程中的诸多误区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论“文革”对鲁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时期对鲁迅的研究,与文革特性高度一致,一切从政治需要出发,远离对象本体,为我所用、削足适履,在研究内容上将鲁迅设计为"角斗士";在研究路径和研究队伍上呈现为一种非常态,完全抛弃学术立场、学理原则,丧失了文学研究的独立品格和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70.
古代意象性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性思维是一种主观情愿与外在物象相融合的思维方法,在创造中国古代表意文字的过程中,意象性思维方式也以其观象比类的认知途径,规范着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历史进程,引导着中国人在造字过程中的审美观念与方法。重新品味其在中国文字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体察其背后的逻辑方法论原则、审美观念、技术方法、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就可以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不断增强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