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2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276篇
管理学   15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7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3篇
丛书文集   2366篇
理论方法论   558篇
综合类   11950篇
社会学   324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849篇
  2013年   700篇
  2012年   982篇
  2011年   1269篇
  2010年   952篇
  2009年   1086篇
  2008年   1064篇
  2007年   1176篇
  2006年   1145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993篇
  2003年   928篇
  2002年   815篇
  2001年   696篇
  2000年   39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GH高浓缩汉语拼写方案”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基础上设计的可以一一对应替代现行汉字,又实行词式书写的计算机用汉语拼音文字。它的原理要从拼写结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码设计等4个方面去理解。现代汉语中每个带声调的音节的读音都有相对应的高浓缩拼写形式。  相似文献   
212.
翻译和创作共同促动了汉语的现代化进程,而以翻译为功更高;考察现代中国语言与文学的现代化,必须注意到一个特殊现象--许多人兼作家、翻译家于一身,在文学创作和翻译两个领域辛勤劳作,推进了现代汉语的形成.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切入对现代文学和现代汉语的研究,揭示出在现代民族国家创建初期,语言和文学的现代化就是由这样一批一身二任的人推动的.他们的功绩值得后人尊敬,他们的教训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213.
古典诗学原则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成分,是中华民族重要而又富有魅力的精神文化。它的诸多范畴以及重境界、重性情、重风骨、重体悟、重涵咏、重生成等基本精神,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这样一种古代与当代的契合,是文化的契合、资源的契合、发展的契合、育人的契合,所以,值得我们充分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古典诗学原则在阅读教学中的点化作用。  相似文献   
214.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新生命》杂志作者群体围绕着中国社会结构进行过一场讨论,可以视之为其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先导。这次讨论最大的特点,是关注中国社会及其社会史的特殊性,而不是共同性;所用的方法是社会学的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在探讨中国社会结构问题时,《新生命》杂志是一份既非反对唯物史观,也不是完全意义上坚持唯物史观的刊物。  相似文献   
215.
谚语作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语言形式,既是词汇学又是语法学的研究对象。维汉谚语在语法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通过对单句式、紧缩句式和复句式维吾尔谚语和汉语谚语的统计对比分析,发现维汉谚语形式特点的共通之处在于句式自足完整,形式简洁自然,兼得书面语和口语之风;不同之处在于维吾尔谚语基本遵循SOV语序,汉语则遵循SVO语序。  相似文献   
216.
古诗文名句训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诗文名句流传甚广,人们对其部分的理解尚有不妥之处。本文择其十者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217.
本文依据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外华人宗族的变化和发展,探讨了海外华人宗族文化的实质与特征。认为海外华人宗族文化是华夏宗族文化的外延和演变,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开放、兼容、更新的自我发展能力,因而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据此对海外华人宗族文化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与历史使命作了展望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18.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2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对于建设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传统文化教材建设百年来经历了从“沉寂”到“复兴”的曲折发展历程,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既是一种注重文化传承与精神引领的知识建构,也是一种凝聚文化教育合力的协同发展。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向,探索教材基于新时代语境的现代化诠释、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本土化编写的发展向度,塑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象,开发数字教材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融入教材。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建设也应强化规范意识,积极规避“人文关怀式微”的价值危机、“学科视野窄化”的认识误区、“教材泛德育化”的理念偏差以及“教育逻辑缺失”的路向偏移等失范问题,增强责任之心,勇于担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固本与创新中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20.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地位不容忽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但当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却常常将阅读与写作割裂开来,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在探寻原因的同时提出建议,力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真正落实读写结合,使读写交融、读写共生,真正做到“以读促写”,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