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596篇 |
免费 | 893篇 |
国内免费 | 46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14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949篇 |
人才学 | 8篇 |
人口学 | 225篇 |
丛书文集 | 4701篇 |
理论方法论 | 1200篇 |
综合类 | 24238篇 |
社会学 | 1280篇 |
统计学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203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266篇 |
2020年 | 296篇 |
2019年 | 269篇 |
2018年 | 304篇 |
2017年 | 305篇 |
2016年 | 423篇 |
2015年 | 650篇 |
2014年 | 1668篇 |
2013年 | 1608篇 |
2012年 | 2137篇 |
2011年 | 2501篇 |
2010年 | 1977篇 |
2009年 | 2135篇 |
2008年 | 2164篇 |
2007年 | 2605篇 |
2006年 | 2549篇 |
2005年 | 2193篇 |
2004年 | 2139篇 |
2003年 | 1981篇 |
2002年 | 1665篇 |
2001年 | 1380篇 |
2000年 | 747篇 |
1999年 | 160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崔秀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36-39
本文通过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详细对比分析,阐述了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的差异及其实质,以及其对社会的重要影响.同时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以促进文化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育,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62.
尹雅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15-119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反映出使用这一特定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化背景。语言受文化的制约,学习者往往容易将本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中去,从而产生理解或语用上的失误。从英汉词汇层所反映的文化差异来探讨这种文化内涵现象,旨在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以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对词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英语的得体性,最终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63.
随着高校校园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网络环境已广泛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阐释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文化的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社会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对校园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等方面分析了校园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4.
中国现代文学语言是以现代传媒为基础的,现代传媒对"口语词"和"书面词"的统一,是现代报刊媒体通过语言最大限度地挖掘了民族文化中的平民化精神,一种现代社会变革和文化震动联系在一起的平民意识.同时,现代报刊也以白话语言为人们重塑了一个民族国家的梦想.但是,现代传媒带来的汉语审美力量的削弱,引发汉语艺术张力大倒退的现象,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965.
张秀梅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7-148
隐喻是语言中一种普遍现象。隐喻的形成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俄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民族文化是引起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66.
新儒学的《宣言》与德性伦理学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纪元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9
1958年,现代新儒家发表了《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该宣言批判西方文化的缺陷,并通过探索中国文化对世界人类问题的贡献而倡导中国文化的复兴。中国文化之于世界的特殊贡献就是孔子的德性伦理学。该宣言成为现代新儒家复兴的里程碑。同样在1958年,英国学者安思康发表了《近代道德哲学》。该文宣称近代西方道德哲学家都走入了误区,在人们找到确当的心理哲学之前应该中止道德哲学研究。这势必将我们带回古希腊,特别是回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安思康的文章激发了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复兴。这两篇文献有着共同的批评目标———近现代西方道德,而且,各自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有相似之处:一方的灵丹妙药是孔子的伦理学,另一方的则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然而,安思康并没有提及孔子,而宣言也漠视亚里士多德传统。进一步说,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由他们所分别推动的新儒学复兴与德性伦理学复兴这两大运动之间缺少对话和交流。通过比较分析这两篇同年发表的历史性文献,不仅可以找到两大复兴运动对话缺失的原因,而且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宣言》没有能够发现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在德性伦理学方面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67.
从清末民初科学小说新词语看"现代性"新词语的来源和发展——兼论"标志性子词语场"理论和"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端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1):147-153
“新词语”在词汇史研究中是一个重要概念。新词语实际指新义位。为新概念造词是新词,旧词产生新义位也是新词。旧义位的新用法有的能产生新词,有的不能。新词语是一个时期所特有的,是一个共时概念。一个时期的新词语系统是标志性子词语场,是与上一时期区别的标志,是划分词汇史的标准。而“基本词汇”由于它的稳固性、普遍性、能产性,它是词语最底层不易变化的成分,因而不宜于作划分词汇史时代的标准。现代汉语中反映新文化、新科学技术、新社会、新经济、新生活的词语系统产生于明末清初,所以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在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968.
某种程度上讲 ,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进步与否 ,与这个民族特定的社会精神文化结构是相一致的。基于这一立论 ,我们在比较分析近代中西方人在精神心理结构方面的差异以及中国传统概念思维主要特点的基础上 ,认为西方人的精神心理结构和文化传统 ,较中国人而言 ,更有利于科学创造。因此 ,当下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是要首先改革妨碍创新意识生存的传统文化土壤 ;以此为前提 ,我们就创新能力培养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提出了建立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条件、改变大学教育行政化、创新人才只能“个体实现”等 5个与教育理念有关的思考 ;最后指出 ,鉴于转变传统文化观念的难度 ,创新能力培养带给我们的变化 ,可能只是一个渐进的缓慢过程 ,它需要教育工作者有足够的耐心 相似文献
969.
黎仁凯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洪仁接受了中西文化并皈依上帝 ,其文化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既有对西方文化多方位接受和认同的趋新意识 ,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恋旧情结 ,试图用附会中西的办法来规范中西文化。他的文化观极具开放性和前瞻性 ,但又有自相矛盾和不成熟的局限 相似文献
970.
书写的欲望——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化与女性话语权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 2 0世纪的文学背景下 ,系统梳理了女性文学发展的脉络 ,指出女性书写是一个男性无法进入而又实际存在的生命空间 ,这一世界相对于男性是“盲区”,女性写作便在这“盲区”中生长、发展 ,形成潮流 ,目的是颠覆男权文化的霸权地位 ,为自己争取话语权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