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基督教在华西的文字事工一直比较落后,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基督教在华西的文字事工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几个重要的出版社和期刊社迁来华西,与本地出版社机构加强合作,成立了基督教联合出版社,成都成为抗战时期基督教出版业的中心城市。抗战结束,一些出版机构迁走,基督教在华西的文字事工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332.
The success of megachurches in America is often traced back to their strategic ability of mobilizing new members in a competitive, religious marketplace. This paper shifts the attention to the push factors of megachurch success. It develops a causes of effects approach, in which local place-based conditions in 22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s (MSAs) are compared and related to megachurches. First,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A) is used to take into account a large set of explanatory conditions such as religious and ethnic group affiliations, social structur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value orientations. CA reveals that megachurches are typically successful in MSAs characterized by an evangelical hegemony. Second,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shows that population growth and suburbanization ar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a high share of megachurches. An analysis of sufficient conditions leads to three propositions: Megachurches grow in cities (1) where a large closed evangelical community exists; (2) where a large upward oriented Christian immigrant community exists; (3) and in tolerant (and educated) areas—in conjuncture with the presence of a larger community of Protestants.  相似文献   
333.
陈艳楠 《社会》2023,43(2):18-53
五四运动后“救亡”与“启蒙”、“政治”与“文化”的交织与竞逐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一条线索。既有研究多将恽代英呈现为一个具有道德主义色彩和儒家伦理底蕴的五四知识分子,然而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却难以理解他为何从温和的道德结社转向革命。本文认为,恽代英精神世界中的心学底色,以及他对青年会社会服务经验的借鉴,使他形成了与共产主义者相通的道德认知;道德结社的困境则促使他走向政党运动,以群众运动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恽代英的早期经历为我们呈现了过渡时代具有儒学底蕴的知识分子面对现代政治秩序时的道德困惑,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对德性的强调以及儒家中国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