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9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228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21.
Food insecurity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poor health and health outcomes among older adults, yet food assistance resources are available and underutilized. Routine screening and referral for food insecurity in primary care is one avenue to connect food-insecure older adults with available resources. This qualitative study aim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eliefs of primary care providers (PCPs) about food security screening and referrals in a primary care setting and perceived barriers to implementation. PCPs (n = 16) who have older adult patients but do not routinely screen for food insecurity were interviewed by phone. PCPs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food security for older patients and discuss nutrition and food access with patients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Concerns emerged with regard to implementing a systematic screening and referral process: limited time to meet with patients, a lack of resources for addressing food insecurity, and prioritizing food insecurity at both the health system and the patient levels. Despite perceived challenges, PCPs are receptive to the idea of systematically screening and referring patients to external resources for food assistance and support. Barriers could be addressed by health systems prioritizing food insecurity as a health concern and public and private payers providing reimbursement for screening.  相似文献   
122.
Big Food,Nutritionism, and Corporate Pow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g Food corporations have capitalized on nutritionism—the reduction of food’s nutritional value to its individual nutrients—as a means by which to enhance their power and position in global processed and packaged food markets. Drawing on the literatures on nutrition and corporate power, we show that Big Food companies have used nutritional positioning to bolster their power and influence in the sector. Through lobby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nutritionally focuse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y have directly sought to influence policy and governance. Through market dominance in the nutritionally enhanced foods sector, and participation in nutrition-focused rule-setting activities in agrifood supply chains, they have gained power to influence policy agendas. And they have used public outreach and the media to present their views on the nutritional aspects of their products, which shapes public perceptions and the broader regulatory environment. Together, these strategies have enhanced the power of Big Food firms to influence policies in the food sector.  相似文献   
1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欧关系经历了尝试接触、初步发展、起伏发展、稳步发展和成熟发展五个时期,逐渐形成了基于广泛共同利益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之间既有合作与共识,也存在着摩擦和分歧.中欧关系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务实性和长远性、经贸合作动力、政治关系的增进与巩固保障、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差异影响、欧盟新成员国成为新兴变量、美国外部因素等诸多特点.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4.
美国FDA对药品的严格准入监管提高了上市药品的安全性,但也抬高了药品价格,遏制了市场竞争,阻碍了药品研发,延误了危重病人的治疗。汲取FDA监管的教训,中国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立法时,不应单纯追求过高的安全标准,而应综合衡量特定食品安全标准的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应采取信息披露监管和强制标准相结合,即以促进信息披露为主要制度基础,着重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在企业和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进行判断的信息不足、食品安全潜在危害后果重大等情况下,则应由政府实施强制性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25.
文章以文化诠释学方法对全球化过程中食物的克里奥尔化进行了分析,并以Askegaard等对移居丹麦的格陵兰岛人的食物和BrindaMehta对加勒比等法语国家侨民的食物的调查为例证,探讨了克里奥尔化食物对文化交流中人们对多元文化中身份的建构和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6.
作为"揭露黑幕运动"中的重要文学作品,厄普顿·辛克莱创作的长篇小说《屠场》展现出强大的社会批判力度和影响力。小说的出版对美国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造成巨大的冲击,在公众舆论的配合下,直接促成了两部重要的食品安全生产法规——《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和《肉类检查法》的出台,以及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立,对美国的食品药品产业产生了深远的良性影响。一个世纪之后,《屠场》里所反映的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特别对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7.
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世界涌动着与过去不同的变化因素,在这样一个骤变的世界中,国家间关系不再单纯地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权力关系、政治行为、经济联系的内涵和作用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呈现出新的特点。冷战的转型正是这一系列因素共同促动形成的。针对全球冷战的新变化,美国的冷战战略亦作出相应调整,反映间接战略性质的缓和战略与尼克松主义正是开启世界力量“整合”运动的一次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28.
二战后英国的实力大大衰弱,在这种衰落中如何保持英国曾一度引以为自豪的大国地位,使英国尽可能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成为二战后艾德礼工党政府的主要目标。艾德礼政府在为英国争取更大利益方面显示了其灵活的外交技能,能够适时地抓住机遇,把美国与英国的"特殊关系"再次加强,促进了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冷战"启动,英国借机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29.
中国食品艺术通过食艺的调适完成对自然的转换、聚合与超离,并以现实化的感性存在凸显社会性的文化与生活姿韵。中国食品艺术的主体化原则,在味形式化过程得到充分呈显,艺术审美旨趣渗现于“食味”制作、享受与沟通,充分确证了中国食品艺术的独特存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0.
冷战后台湾因素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的结束,意味着以美苏对峙为基轴的两极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进入多极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因素成为中美、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处理好这方面的关系,将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