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78篇 |
免费 | 243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2篇 |
民族学 | 108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1320篇 |
理论方法论 | 354篇 |
综合类 | 7952篇 |
社会学 | 262篇 |
统计学 | 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88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36篇 |
2015年 | 211篇 |
2014年 | 456篇 |
2013年 | 432篇 |
2012年 | 526篇 |
2011年 | 662篇 |
2010年 | 576篇 |
2009年 | 536篇 |
2008年 | 695篇 |
2007年 | 775篇 |
2006年 | 858篇 |
2005年 | 768篇 |
2004年 | 763篇 |
2003年 | 699篇 |
2002年 | 568篇 |
2001年 | 499篇 |
2000年 | 254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6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瑞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3):20-24
中国古代宗族刑法助长群体意识与道德标准入律,忽视公平与正义,破坏国家法治统一,侵犯国家司法权,有违刑法保障人权机能与刑法保护秩序机能。司法实践中,动用“家法”和私刑代替国家司法权、煽动“民愤”等干扰司法活动的现象以及宗派争诉、情胜于法等宗族刑法观,是对国家司法权的挑衅和破坏,其消极作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2.
李进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3)
全国人大1997年通过的《建筑法》,在经济转型初期指导建筑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时隔十年,我国经济总量翻了一番,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经济发展从追求单一GDP转变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现有的《建筑法》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本文分析建筑业面临的新形势,简述《建筑法》修订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建筑法》修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3.
杨琴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6):24-31
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离不开贸易往来,越境交易消费者纠纷难以避免。中国改革开放后与日本二战后的经济发展有着类似的轨迹,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中日贸易自古以来就十分频繁,尤其随着近年跨国网购平台的建立及旅游业的发展,两国间消费者纠纷呈上升趋势。解决这些纠纷,创建安全消费环境、实现双方企业共赢成为时下学者们关注之课题。而研究他国消费者法制进程并与本国比较是寻求纠纷解决机制的前提。本论文分别对中国改革开放后及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与消费者法制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并比较,总结不同社会制度下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共同特征及不同之处,以此探求跨国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54.
作为行政权行使过程中一项相对独立的法律制度,行政强制执行必须遵守下列原则: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比例原则、制衡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救济原则、合作与协作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55.
法治人格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2):63-65
法治社会需要法治人格.自尊与尊他相统一的道德观念,法至上与人至尊相统一的精神理念,强烈的权利意识和深刻的权利本位观念,自觉的法治代价意识和高尚的奉献精神,是法治人格的构成要素;在法治人格的培养方面,实行良法之治是法治人格培养的法律启动,塑造守法精神是法治人格培养的基础工作,唤起权利意识是法治人格培养的核心工程,培养法治主体观念是法治人格培养的主体要件. 相似文献
56.
传统民法在中国古代法制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之一是小商品经济被抑制。本文着重论证了小商品经济在古代社会中所处的状况、被抑制的原因及具体表现,旨在揭示小商品经济的劣势地位对传统民法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7.
曾竞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1)
康德道德哲学从道德动机入手,阐明了善良意志、责任、规律的先验性,主观原则和客观规律的符合原则,定言命令的强制性、普遍性和必然性,得出"普遍立法""、人是目的""、意志自律"三大道德法则。从双重立场看待人,解释了自由的积极含义,赋予理性无比崇高的地位,彰显了人作为道德最终的自在目的尊严和价值,并对我国道德教育有着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8.
王佐龙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3):33-37
以禁忌为核心的习惯法依然是当代撒拉族社会的基本行为范式,特别在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秩序等领域具有主导性和相当的可持续性。同时,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国家法制一统的背景下,撒拉族习惯法体现了通过谋求与国家法的契合而寻求正式制度支持的趋势。 相似文献
59.
陶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
经济法领域中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政府如何干预经济、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如果放在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背景下来理解,更有助于把握其本质.通过对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关系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要保障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借助于国家的适当干预.国家在干预经济、干预市场时必须依法进行,在公权与私权之间达成适度的平衡,实现市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0.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工科院校应将其法学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经济需求紧密结合,以确定法学专业教育特色,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同时,学校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方式,有效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