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5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68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23篇
丛书文集   1228篇
理论方法论   357篇
综合类   6851篇
社会学   369篇
统计学   9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97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74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746篇
  2005年   732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744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658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回顾我国国家干预状况出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干预有保持宏观经济稳定、调节收入与财富分配等作用。但干预过度则存在难达预定目标,官员寻租等弊端。为了确保政府干预的有效性,应提高政府适度干预的能力,制约政府干预度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992.
基于2007—2016年湖南省100个 县域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协调度指数、重心模型、ESDA等方法,系统分析了湖南省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关系、空间集聚程度、重心偏移、空间自相关性等特征,探讨湖南省人口、经济变化及时空协调。结果表明,湖南省经济对人口存在事后调节作用,各分区间存在差异;人口、经济均呈现“东密西疏、核心-外围圈层、低等级城市连片”的分布特征;经济对人口流动存在虹吸效应,区位劣势、资源枯竭型县域人口外流较显著;研究时段内,核心城市聚集作用渐趋增强,人口流动具有经济导向性;人口与经济重心均向东北偏移,且经济重心移幅大于人口重心移幅。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人口呈现高-高、低-低集聚态势,经济则呈现低-低集聚态势。  相似文献   
993.
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预测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以此为背景阐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重点行业发展前景,通过不同情景下的预测分析,探讨经济承压背景下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路径与趋势。根据预测结果,经济承压对各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存在普遍影响,尤其是煤炭、黑色金属冶炼和汽车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呈下降趋势;在基准情形下,预计到2030年,中国GDP将达到171.97万亿元(2018年不变价水平),能源消费总量约57.09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占比将不断下降,清洁能源占比预计达到41.7%。根据预测结果,有针对性地在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效率和能源合作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长期以来,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普遍认可。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纷纷转型升级谋求生存与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支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寻求新型模式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在介绍HRBP模式基础之上,运用知识图谱分析方法,进一步厘清HRBP模式的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然而,企业在实施HRBP模式过程中存在HR人员角色定位模糊、缺乏配套措施支持与HR人员胜任力不足难点,结合“互联网+”时代背景,提出融合互联网思维的HRBP模式,分别融合用户思维、平台思维以及迭代思维解决HRBP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从而促进HRBP模式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5.
文章结合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分别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方面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量化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测度了中国2010—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2019—2028年的数字经济发展走向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了4.4倍,年均增速达到50%,2019—202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增速将不断提高,预计2028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将是2018年的5倍。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推动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电信业等数字产业,以保障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6.
陆九天  肖韶峰  丘斌  陈灿平 《民族学刊》2022,13(2):35-49, 137
随着新一轮通用技术变革的深入,新业态、新模式层数不穷,数字就业形式正逐渐发展为新的就业选择,这给传统劳动力就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扩大就业机会、缩小群体收入差距提供了契机。本文从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出发,给出了数字技术对就业决策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第二期数据,通过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和机制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的数字就业效应差异,重点考察了少数民族人口在数字就业决策上的特殊表现。研究结果发现:尽管数字技术对就业决策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引导作用,但在具体的影响大小上,少数民族人口的数字就业效应略低于汉族人口;适度的宗教活动更有利于少数民族人口从事数字就业活动;数字技术还能使得少数民族男女得到更好的就业分工;且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城乡和族群间的数字就业效应差距日益缩小,但目前仍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状态;此外,跨族群的社会资本积累和不可替代的人力资本积累将更有利于少数民族人人口的数字就业决策。  相似文献   
997.
运用Hansen提出的面板门限模型,以二元结构为门限变量,研究了43个国家1980~2010年不同收入国家,基于二元结构变化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大小(B-S效应),研究发现:二元结构对B-S效应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双门限效应,高收入国家不存在二元结构问题,其B-S效应显著;中等收入国家基本上跨过了第一门限值,其B-S效应存在,但弱于高收入国家,而低收入国家基本不存在B-S效应;表明在不同二元结构下,由于工资不会同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劳动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存在不完全传导机制,可以解释"人民币汇率之谜"。  相似文献   
998.
基于当下气候变暖的背景中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对低碳产品有特殊偏好的情境,研究上游企业主导的供应链在面对具有低碳产品偏好的市场消费者时,上下游企业的减排投资行为与策略。依照Stackelberg博弈模型,构建上下游企业采用不同的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进而,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中双种群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得到上下游企业减排投资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当需要较大的投资或者下游企业分担减排成本意愿较强时,由处于主导地位的上游企业实施投资减排是稳定的;当需要较小的减排投资或者下游企业分担减排成本意愿较弱时,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中必然会有一个企业实施减排。最后,指出了减排投资系数和下游企业分担投资成本比例的不同对演化博弈稳定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以倾斜政策主动建立东部与中西部的二元结构,形成要素流动落差和经济势能,对启动我国经济增长“列车”、迅速增强国力具有重要意义,并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旧二元-新二元- 新一元”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目前的区域二元结构只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最终要实现在更高生产力水平上的“一元化”。提出了政府在现代化四个阶段确定不同调控目标、建立“次区域二元经济”结构以加快落后地区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1]中得到的参数型KKM定理首先证明了区间空间上的几个向量值极大极小定理。应用这些结果,得到了几个拓扑型截口定理和另外三种等价形式,最后讨论了抽象经济平衡点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