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51.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我国法律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准则。由于我国法院机构设置、人事管理、预算制度和法院内部机构方面固有的弊端,使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难以实现。解决法院独立和法官独立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相似文献   
152.
在欧洲一体化史家的视野中,欧洲一体化在20世纪60~80年代中期陷入了停滞,但是以法律人格理论来考察,则会得出"在这个时期一体化或欧盟宪政不仅没有陷入停滞状态反而得到了重大发展"的结论。这种发展是以法律为中心内容的单线突进。正是这种突进,为欧盟宪政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宪法性基础。对于这种发展,可以从法律形式主义、政治与法律辩证的关系以及政策结构等方面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3.
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中国,最高法院作出越来越多的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意义的判决,这与司法解释在功能上具有同质性。但判决所形成的裁判摘要与司法解释条文相比,更有可能被细致、准确地适用,也更具有司法的正当性。在现有司法解释体制难以发生根本性变革的情况下,为了有效发挥最高法院判决的比较优势,提升最高法院的公信力,可以逐步推行法院引证判决的制度,同时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改革和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改革统筹协调。  相似文献   
154.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可以分析人大和“一府两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调整人大与“一府两院”的行为,从而提高“一府两院”经济社会政策及其行为的理性和效率,遏制“一府两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这种调整实际上就是博弈的结果。只要处理好人大与“一府两院”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解决人大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可以达到合作博弈与非零和博弈中的双赢。  相似文献   
155.
WTO争端解决程序中涉及到第三方加入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关于争议处理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书》的规定很不明确,在实践中突破制度的做法时有发生。在不断完善WTO第三方制度的努力中,已较成熟的国际法院的做法可以成为改革这一制度的有效方法之一。从研究二者第三方基本制度的差异入手,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国际法院在第三方加入条件、形式和第三方权利范围等问题上对WTO第三方制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6.
内战后美国经历了长达百年之久的种族隔离与歧视制度 ,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才从法律上将其彻底铲除。联邦最高法院对重建宪法修正案解释和适用的态度与种族隔离制度的演变有很大关系 ,在其中扮演了前后迥异的重要角色。究其原因 ,是由于联邦最高法院面对改变了的历史环境 ,企图通过司法机制对政策与政治进行干预和调整所致  相似文献   
157.
在德国,法律十分重视平衡和保护言论自由,法律对人们言论的规制要受到来自个人名誉、尊严和道德方面的限制。但德国法律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也有诸多不足:一是德国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有过于宽松之嫌;二是在言词与行为之间没有作出区分;三是德国的基本法对言论自由的保护着重在民法方面,而没有刑法方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8.
向国际刑事法院移交人犯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刑事法院的移交制度有别于国家间的引渡制度,有其独特之处。各国在与国际刑事法院开展移交合作的过程中,既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则,也有一些不同的做法。我国虽然尚未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但也可能会遇到与向该法院移交人犯有关的合作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了解移交制度基础上,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研究我国处理类似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5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nslation styles of court interpreters in New York City and the styles' social and pragmatic implications for multilingual interactions in court. Interpreters are found to vary between using first or third person to represent the voice of a translated source speaker, thereby varying between adherence to explicit institutional norms that require first person and accommodation to non‐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practices that favor the use of reported speech. In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this variation is shown to be influenced by several pragmatic and social factors, and to index the interpreters' stances towards source speakers and towards the immigrant court users who are the recipients of translations from English. It is argued that translation styles have profound consequences for limited English speakers, as the insistence on institutional norms in translating to them is viewed as a gatekeeping behavior that may impede their full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edings.  相似文献   
160.
张庆熠 《学术界》2012,(3):238-245,282
美国最高法院有权审查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立法和行政行为,并有权宣告其行为因为违宪而无效,这项被称为"司法审查"的显赫权力,是最高法院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入手,一方面,沿着制度演进的路径纵向剖析司法审查权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沿着学术论争的线索横向概览诸多研究司法审查理论的短长,《最有权势的法院:美国最高法院研究》一书系统研究论证了司法审查权正当性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