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02篇
社会学   139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21.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社会的政治运动,其精神实质是从政治和文化上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其缺陷在于未能建构出一种理想的社会和文化模式。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后现代主义有极其相似之处,而且文学的发展也具有了对意识形态批判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但在从反政治意识形态到泛意识形态的转变中,文学走向了迷失。重新使文学关注意识形态,使作家在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中寻求平衡,是文学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2.
《周颖南评传》是国内第一部关于东南业华裔文艺家的长篇专著,是一部有着深厚历史感的带研究性的专著,具有深层可读性。《评传》不仅材料翔实,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气度非凡,而且有着富有新意的阐发研究对象个性的光彩独异处,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评传》的著作者以周先生的文化活动为主要切入口,巧妙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坛”与“企业”两个世界的交汇处和结合点上,致力于挖掘它们之间的互渗与重构,从历史性展开和动态发展的流程中实现对周颖南人生本真状态的整体观照,揭示其必然要求与作家价值取向相契合的轨迹。著作者在《评传》的组织结构上也独辟蹊径,拨冗去繁,探究底蕴,使著作的布局纵横交叉、有点有面,多重分合、错落有致。  相似文献   
123.
Recognition of the usefulness of critical social analysis for gerontology has been increasing just as a range of new problems, ranging from globalization to the anti-aging movement, are posing fresh questions about ideology, legitimation and inequality for the study of aging. Such problems and questions represent the negative moment of critique in the theory–practice dialectic. As is generally true of critical theory, in critical gerontology it is rare to find research that reflects a positive movement toward emancipatory change. Yet gerontology is one of the fields that offers special opportunities for critiquing the status quo of aging and elders in society, envisioning new possibilities for aging and developing practices that produce positive chang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vement of our own thinking and work, away from a primary focus on analysis and critique and toward an embrace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generating and sustaining change in organizational care settings. We argue that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evelopmental and social theory can be used to reframe the concept of care, and we describe briefly how the methodology of action research can be applied in efforts to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and possibilities in the everyday experience of elders in long-term care. In our work, we are learning how a constructive theory–practice dialectic can be initiated when critical principles are applied to a practical and urgent domain — the domain of interpersonal care within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for elders.  相似文献   
124.
批判性思维就是个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等进行判断,然后做出决定或结论的心智活动。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语言和文本思想两方面,通过重点训练学生的文本鉴赏精神和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多维提问等手段来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5.
西方后现代法学在分析批判西方自由主义的法律制度及其理论的基础上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通过运用解释学、解构和系谱学等方法 ,主张多元地、多角度地对待法律 ;反对法律的普遍性、中立性和确定性 ,提出法律即政治的口号。本文在分析、概括后现代法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同时 ,总结和评述了它对我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和法律理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6.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旨在探究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长期以来国外英语教学界对此一直非常关注 ,但众说纷纭。国外研究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的探讨和研究都无法充分证明其理论依据。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理论的不同的研究者对偏侧优势实验的讨论、分析和对比 ,对第二语言习得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但是否适合中国的实情却是值得质疑的  相似文献   
127.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现代转换,其过程是艰难的、曲折的,其方式是被动的、消极的,其结果是修补性的。这种对待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改良态度一直是中国现代化迟迟难以实现、举步维艰的根本性障碍。到20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的思想影响和权威作用下,我国走上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社会也开始了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经济体制的转换和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这种转换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然而,这一变革远未完成。到今天,中国经济社会转换的进程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在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的同时,使生长着的与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逐渐达到完备和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现代价值体系。只有尽快建立起现代价值体系,并通过这种价值体系的指导和规范作用,中国社会的重构才能最终完成,中国的现代化才能最终实现。在这种社会历史情况下,再也不能只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改良性修补,而必须从根本上总体上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性重构,使之真正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8.
论任鸿隽的科学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鸿隽是中国探究和传播科学文化的最早的先驱者之一。他对科学文化的研究,涉及科学的特性和目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与道德及人生等最能体现科学文化内涵的几个方面。他认为,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原和真诠,科学有益于道德和人生。任鸿隽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思想,有助于人们从科学本身吸取科学的智慧,领悟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9.
宇宙万物,于存在对立成份的同时,还存在中间成份,它是宇宙事物实现对立统一的基本要素。其中,“度”具有一定的幅度,形成过渡期间,这时,事物处于质变的中间兼容状态。  相似文献   
130.
研究彝族著名诗人、学者罗庆春的诗学,不能规避的是对其诗歌批评方法的研究与分析。罗庆春在研究少数民族诗歌的创作及发展时,既运用了社会历史批评、审美批评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批评方法,也借鉴了心理学批评、原型批评等现代批评方法,为其较为成熟的诗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