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77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847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周扬文化人格与20世纪中国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位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身上牵连着许多尚待评说的是非功过.从20世纪80年代起,围绕其文化人格产生了激烈争论.在这一问题上,要力避情绪化,要力图还原历史的客观性.从"革命"这一视角解析周扬的文化人格,也许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852.
孟庆延 《社会》2016,36(4):40-75
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查田运动第一次将量化阶级标准推行到土地革命的实践中,后又沿用至1946年以后解放区土改和1949年以后全国性的土改实践之中。以往学界对土地革命的研究,更多侧重于社会动员论视角下的地方史解读,而对量化阶级标准缺少足够的关注。重点关注前者的学者,往往又集中于单纯的政策讨论层面因而很容易陷入意识形态之争。本文主要关注后者并试图以推行量化阶级标准的重要历史担纲者王观澜为考察对象,综合运用多种史料,通过对其成长背景、教育经历以及革命历程的详细梳理,呈现其特有的精神气质,并以此为基础去勾勒其在土地革命中的“算阶级”的实践轨迹。同时通过再现置身于土改运动中的共产党“技术干部”对待理论问题的“实用主义”的思想倾向,考察蕴含在共产党政权具体的土改实践脉络中的一系列内在局限,并尝试去揭示这些局限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853.
从思想启蒙到产业革命的三次循环与中国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 0年的社会发展存在着如下的周期循环 :思想启蒙→政治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 ,至今已经历了三次循环 ,每次循环都把社会推向新的阶段 ,都发生思想中心、科学中心、技术中心、世界强国的转移。中国在前两次循环中落后了 ,在第三次循环后期开始加快现代化步伐 ,追赶世界先进国家  相似文献   
854.
马涛 《南都学坛》2012,32(6):112-115
学术界关于"凯恩斯革命"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有着不同的认识,并常有"凯恩斯革命"是对传统主流经济学(即新古典经济学)否定的提法。实际上,"凯恩斯革命"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作出调整是出于时代的需要。它修正的仅仅是与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相抵触的部分前提假设(操作范式),并未否定西方主流经济学硬核中的观念范式和规则范式。"凯恩斯革命"是西方经济思想发展中一次重要的范式转换,它将传统主流经济学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调整为未来是不确定的有限理性假设,并以此调整后的假设作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前提,演绎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大心理法则,创建了"有效需求不足原理"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革命"不仅使当时西方主流经济学完成了从微观向宏观的飞跃,而且将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与实物经济的二分法融为一体,形成了货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宏观经济学模型体系,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855.
马克思从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实践的形式去理解对象或现实,把对象或现实理解为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实践建立的东西。他实现了对形而上学的实践的、现实的批判;与之相适应,他所批判的是由感性的人的活动建立的、真实的对象或现实。这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谛所在。改变哲学漠视真实的现实和真实的生活的传统,把哲学的关注点从“天上”拉回到“地上”来,具体从革命实践的角度批判和反思真实的现实——即运用马克思在新的哲学观基础上创立的分析社会历史的方法论来批判和反思当下的社会现实,是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使命,也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56.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问题,而工业化则是现代化的一个中心问题。近代以来,无数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中的开明人士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设想,并付诸实践,不仅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而且对后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乡村工业化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介绍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学家对乡村工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7.
《法哲学》的“秘传文本”隐藏着黑格尔的激进本色,黑格尔对理性与现实、君主权力等问题的关注,不是其政治保守立场的反映,而是其革命情绪的表达。马克思在接触了政治经济学后,悄然淡化了对黑格尔保守倾向的不成熟的批判,却在黑格尔法哲学的影响下将哲学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了经济领域。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对革命的赞扬以及在法哲学中对生命权优异性的肯定,潜存着通过革命实现历史进步、穷人为保存生命而必然造反的观点,这成为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提前预演。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有关革命与财产权的观点,并最终将其发展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争取生存权的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858.
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要注重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不断保持社会主义活力 ;要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 ;面对知识经济的大趋势 ,必须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在 2 1世纪马克思主义面临许多问题 ,其中制度创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三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的。  相似文献   
859.
20世纪是革命性变革的世纪 ,这反映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更体现在拉丁美洲身上。 1 0 0年来 ,拉美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从“帝国主义势力范围”到“第三世界重要力量” ;从“西方经济的原料供应地”到“推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 ;从“美国人的拉丁美洲”到“拉美人的拉丁美洲”。这些巨大的变革关系到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 ,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人类社会新的千年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展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860.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最终形成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史.世界当代史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技术与经济高速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