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65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拥有9亿多农村人口的我国来说,农村义务教育关系到每一个农村家庭子女的成长和成才,关系到农村经济振兴战略,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困境进行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能够使农村义务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持续、快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是由教育部下属留学服务中心审批,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培养人才的国际化办学项目。三明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有特色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三明学院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师资源、授课方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第二课堂等方面,对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3.
会展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猛,刺激了会展人才需求,每年需新增从业人员20多万。但现有会展人才缺乏,高级会展人才尤缺,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广西借助每年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力发展”中国—东盟”会展产业,急需一批高素质、具有东盟文化特色的高级会展人才。针对于此,应加强会展产业的研究生培养,通过高校联合办学、加强学科建设,与会展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机构的合作等途径来共同培养。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阐述了大学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林业基层信息化人才的紧缺,对林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研究构建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体系框架,解决"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重点从人才培养目标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从而界定了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结构,构建了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时代特质与培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玲 《西北人口》2010,31(2):113-118,122
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是知识社会的时代诉求。是高校外语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我国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分层次特色培育模式及其未来走势.把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外语人才定位为高校外语教育的永恒追求。高水平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由高校外语教师“我”系统的白循环机制和“我-你”世界双轨互动运行的外循环机制组成的双轮驱动机制.是高校外语教育培养高水平创新型外语人才的现实抉择。  相似文献   
7.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落实好小班课堂讨论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何锡蓉 《社会科学》2008,1(1):16-24
修养历来被哲学所忽视,以修养为特征的中国哲学作为哲学的资质也一直受到怀疑.但是,只要我们承认哲学与人的生存状态相关,哲学有不同的形态,就能发现,修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仅具有伦理倾向,而且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修养不仅是中国哲学的道路,而且是具有"哲学"根本意义的人的活动,这种哲学为新时期哲学的发展和哲学观念的更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论持敬在朱熹心性修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敬是朱熹心性修养的根本工夫。朱熹从敬之作用的角度把敬界定为“一心之主宰而万事之本根”。本文从“涵养须用敬”和“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两方面, 对敬之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设计艺术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行为,道德精神是设计创作和理论研究默认的前提。然而,由于学术界长期对此存而不论,道德精神几乎已经淡出当前设计艺术视野,这种状况对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都造成了深刻的负面影响,倡导和重塑设计艺术道德精神已十分必要。道德情怀是完美设计的必要元素,良好的设计艺术道德精神,可以从现实生活、美学理论和传统哲学中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