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42篇
民族学   8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74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1100篇
社会学   286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文化遗产支付意愿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选择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南京明孝陵作为研究案例,通过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揭示影响游客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文化旅游参与度、重游意向、性别、教育水平和平均月收入对游客文化遗产保护资金支付意愿有显著的作用,而平均月收入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2.
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伯明翰学派便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针对当代文化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于文化的重新定义。然而由于对于民众的过高看重和对现代社会的不清醒认识,伯明翰学派逐渐走向了文化民粹主义的理论发展困境。认识到自身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其他学派的先进思想,伯明翰学派一定可以走出理论发展的误区,再一次对世界文化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3.
在由“五四”发端的现代童年书写进程中,集中而深刻地表现童年成长危机的是以“文革”为历史背景的童年叙事。这类书写立足于个体意识和生命意识,着意于揭示童年生命在无理性的政治喧哗的历史年代中的成长困境并凸现其内在的骚动和迷乱,从一个天真而又不乏智性的维度深入拓展了关于“文革”的历史反思和主体生成的道德与人性关怀层面。  相似文献   
104.
中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环境和传统思想的差异而呈现迥异的面貌,这两个不同的生长基点造成中西道德价值观、中西哲学思维方式、中西文学审美风格的差异。中西方人的社会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源于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的互识、互敬、互补需要建立在真正相互理解的基础才能达到相互融合,这是全球文化构建的正确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5.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城市,逐渐被市民认同、接受和仿行,并顺应中国文化加以改易和创新;传统文化娱乐生活方式抑或逐渐衰微、消亡,抑或增添了新内容而发生变异。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由此日益走向西化、多样化和现代化的变迁过程,并呈现出中西杂糅、新旧并举,多元复杂,不平衡及城乡相互渗透交融等特点,鲜明地折射出近代社会变迁的历程和实践轨迹。  相似文献   
106.
历史文化作为一种电视资源,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较高的传播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以及城市化推进的大背景下,许多文化遗存由于各种原因行将消失,地方电视台文史栏目及时对其进行抢救性开发传播并保存,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影像版的地方志。  相似文献   
107.
着重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用前提方面的差异 ,并探究了导致两种语言语用前提差异的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选取王尔德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以荣如德1982年的译本,与黄源深2004年的译本做比较,抽取两译本一些造词遣句的译例以及译注,从细微处分析文化背景变迁对这部小说翻译的影响,从而揭示了译本必然与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有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方言词汇的面貌与特点,也记录了该地区亲属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对汉语方言的分区划分,休宁方言属于徽语体黟片。对于休宁方言亲属称谓,学术界目前还没有进行过专题性研究。本文分五个部分论述休宁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0.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20,(2):94-101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内蒙古各民族的精神根脉,闪烁着各民族智慧之光,彰显了我国民族文化卓殊的创造力和生命价值。十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本着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意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在保护机制、名录体系、传承场所、传承人保护制度、宣传教育、区域性保护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这些成就为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提高自治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众的保护主体意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