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7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0篇
丛书文集   636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2545篇
社会学   43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12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通过大量源于中华文化典籍和以中国的人与物为素材的日谚事例 ,来说明日谚的中华文化蕴含具有系统性、集中性和典型性的特征 ,并提出它们形成的主要方法有照搬、改编和融合三种。  相似文献   
22.
文化教育是人类将文化传授给下一代的一种独特方式 ,它不仅将人类的文化创造传承给下一代 ,而且这种传承还是人类与动物界区别开来的重要形态 ,同时 ,也是文化教育使文化的民族性与个性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和规律。本文从文化教育起源入手 ,区分文化教育与教育 ,提出了文化习得的概念 ,并对文化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开掘。  相似文献   
23.
五四时期 ,欧洲与亚洲之间、亚洲各国家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当时 ,调和东西文化是欧洲和亚洲许多学者的共同期待。在亚洲 ,反应最强烈的是印度、日本和中国。印度和日本学者的呼应大大刺激了中国思想界 ,促使部分中国学者极力想找到中国在世界文化建设中的位置 ,而欧洲思想界的波动 ,则成为中国文化调和论者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4.
米利都是古希腊早期的文化中心 ,但由于相关资料的缺乏 ,它一直未引起史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论述米利都创始性的文化成就 ,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对外交流 4个方面分析其成因 ,对米利都在古希腊文化史上的地位做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25.
进入 2 1世纪 ,中国面临着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转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人们不同的思想文化观念将会经受激烈的碰撞和深刻的变革 ,由此在价值和现实层面将产生一系列必须正视和予以解决的内在冲突 :1.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 ;2 .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冲突 ;3.总体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冲突 ;4 .严肃文化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与大众文化的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制约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 ,而问题的具体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文化建设的未来  相似文献   
26.
民俗文化的发展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离不开民俗文化的开发。旅游业竞争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竞争 ,尤其是民俗文化的竞争。新疆旅游业发展过程证明了民俗文化开发的重大意义 ,但新疆民俗文化开发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相似文献   
27.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对祖国传统医学中心理学思想的不断挖掘、整理以及临床实践,“中医心理学”逐渐从“中医心理学思想”向一个系统的学科体系过渡,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医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从突显自身特色、挖掘传统文化的影响、明确学科定位以及培养专业人才等4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8.
高翠元 《兰州学刊》2005,(6):270-272
唐代情爱传奇是唐代文士根据他们的情爱体验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这些传奇中男性操纵着话语权利,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权主义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来叙事,故这些情爱传奇中深刻体现了男权语境中的文士的隐秘心曲.一方面,它折射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士在本能欲求驱动下的色欲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士对人的灵性和至情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29.
30.
There is a gulf between the analytic and experiential aspects of cross-culturalists' functioning that is reflected in the split between explicit scientific rules for studying the culture of others, while following an informal oral tradition for considering our own cultural makeup. This article discusses both a possible strategy for correcting this situation and the barriers that are likely to prevent such a correction. Structured cultural self-study procedures are presented as a possible resource in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and these have already proven highly effective in teaching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to undergraduates. Fostering commitments to standardized self-study and to applications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is currently not likely to flourish due to complex academic and epistemic traditions, discussed as six cultural self-masking factors. A specific self-study protocol is offered to provide a beginning point for generating improved reflexive methods and for individual trial use. Through disciplined reflexivity, benefits might emerge in the form of better bias control in research, enhanced external validity, and a new theory about the interplay of investigators' self-knowledge and the conduct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