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0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87篇
管理学   68篇
民族学   227篇
人口学   113篇
丛书文集   1325篇
理论方法论   335篇
综合类   5093篇
社会学   621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498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542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41.
唐代尚史之风弥漫于文坛,造就了小说家特定的知识结构,从而赋予他们以突出的"史才";而许多唐代小说又多与当时的政治现实密切相联,为能自由地抒情言志、寄寓褒贬,于是源于历史叙事传统的"春秋笔法"便成为唐代小说家重要的叙事谋略."春秋笔法"的内涵为:作者不作论断,而是将自己的主观褒贬暗寓于客观冷静的叙事之中;叙事隐晦深曲,讲究匣剑帏灯、旁敲侧击.此二法在唐代小说中得到了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142.
北魏王国史上有一个国史案问题,本文从中华文化史学视角揭示国史案背后的华夷文化冲突。文章就"从邓渊到崔浩"、"崔浩的‘国史案’"、"崔浩其人"、"说中华史家之实录传统"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从新的视角重新梳理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即把中国近代史放进整个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史中,以此为视角,认为中国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即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中华民族在各层次上实现近代转型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华民族走向自觉联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4.
本文对金源地区的曲江县、宜春县、巴刺海山谋克城、寥晦城进行了历史、地理考证。  相似文献   
145.
北京昌平西贯市村回族李姓,明初自南京迁居于此,贯市清真寺建寺已510年。本文考述了贯市李姓的来源以及西贯市清真寺的沿革,并详细记述了清真寺见证的两件大事:清末“慈禧西狩”与1989年外宾来访。  相似文献   
146.
所谓伊斯兰文化的研究方法,是指正确地进行伊斯兰文化研究所应遵循的一套原则、手段、程序和技巧。研究方法在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特别重要的职能,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规范着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水平和风格。没有成熟、科学的研究方法,就不会产生成熟、发达的伊斯兰文化。就伊斯兰文化的研究方法,我们有两点拙见,把它说出来,以求教学人。 首先,摆正伊斯兰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实体,与伊斯兰密不可分,互为依托。按照伊斯兰的基本教义,伊斯兰是安拉的意志,通过《古兰经》和圣训得以具体体现。两者是伊斯兰教的基础和最基本的经典,是伊斯兰国家信仰原则、哲学思想、政治经济、法律创制和司法实践的权威准则和第一源泉。而伊斯兰文化是由阿拉伯民族和穆斯林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共同参与创造  相似文献   
147.
考察 14世纪以后的苏非派 ,不应忽视额什丁家族的重要作用。这一家族并不是中亚显赫的家族 ,但在特定时期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并且其家族首领扮演了较为特别的角色。同时 ,他们和上层统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似乎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或者是巧合 ,但仔细探究当时的历史背景 ,不难看出宗教和政治自身需要的内在互动以及或明或暗的结合 ,完成了家族的双重“使命” ,也为一个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48.
宋岘 《回族研究》2005,(3):5-10
15世纪,中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是政府行为,影响广远。郑和与其从官马欢系穆斯林出身,遂使郑和航海得益于穆斯林文化。由于马欢通晓阿拉伯语、波斯语等穆斯林国家的语言,因此,郑和一行同中国南海与印度洋沿岸上的各国穆斯林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对明代中国认识了解当地的民族及其迁徙、宗教生活与民俗、物产与经济提供了真实的情况。这对中国与不同文化底蕴的其他国家日后和平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拟借纪念郑和航海600周年之机,讲一下穆斯林文化与郑和航海的密切关系,兼及郑和航海史料的研究、整理。  相似文献   
149.
文章从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条件、西域的屯垦移民促使汉文化的广泛传播、西域教育使汉文化逐步植根于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文化维系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0.
《佑宁寺志》和调查资料中的格勒特、郭尔朵、额尔丹实为一人 ,“奥丹”是嘉色活佛给格勒特的名字 ,是奥鲁特、丹巴嘉措的简称 ,奥鲁特即西平王奥鲁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