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61.
马仁锋  张新兵  刘修通 《创新》2009,3(7):21-24
到21世纪中叶,襄樊市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0%左右,现有县城逐渐成长为中等城市,集镇数量减少,沿交通干线形成中心城市都市带。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将增加,而大气污染随着城镇能源结构的改变将会好转。针对城市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压力提出都市功能区、城镇与环境互动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62.
从对协调的理解着手,分析了社会发展协调与社会发展失调的辩证关系,阐明了社会发展协调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揭示了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协调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希望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63.
李洁 《河南社会科学》2004,12(5):134-136
现阶段部分文化综合类期刊淡化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媒体责任,一味地对流行文化进行大量的模式化、简易化复制。从各个不同角度发现和宣扬普通人健康、善良、崇高的思想感情,带给弱势群体同情与帮助,经常地、清醒地、有效地为社会提供“价值定位”坐标,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应是文化综合类期刊不可忽略的最优选题。实现最优选题,文化综合类期刊及其编辑应永不丧失编辑思想和主体意识,应具备忧患意识和平民意识,应始终保持职业敏感。  相似文献   
64.
应用坐标变换和保角变换的方法研究具有椭圆截面的双锥天线和V-锥天线。假设所激励的波以TEM波传播,无穷长双锥天线和V-锥天线可变换到二堆平面,再利用保角变换求出天线的输出阻抗,场分布,和天线上的电流分布。  相似文献   
65.
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湘鄂渝黔边区为例,概述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特点,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介入该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以及它们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发展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6.
本文提出了二个量子简谐振子的耦合问题并就具有坐标二阶耦合的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引进几个算符和辅助函数,求出了问题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67.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相适应.资源、生产要素的聚集与扩散运动促使城市组团发展,都市区、城市圈(群)、城市带三种组团形态依次扩展演进.代表新经济因素的网络体系率先建构于组团城市之间.城市网络密集区与其他区位全面对接形成广域城市网络,城市化由此进入高级形态,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68.
扬炼的诗歌确实贯彻了他的曾在诗坛上颇有影响的“智力空间”说.但从其理论来源的史诗现、宗教观和结构主义诗学观方面看,“智力空间”是一次有意义但不甚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69.
也谈汉语双音谓词的重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语义句法理论和“相似/相关”、“向心/离心”、“离散/连续”、“有定/无定”等概念以及“话题—说明”的句子框架,分析汉语中与双音谓词(包括形容词和动词)的AABB式和ABAB式重叠有关的语言现象,从中归纳出6种不同的重叠类型,分析各种类型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以及不同重叠类型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0.
高校校团冲突以扩散快,参与面广,无性别差异,违背常理,暴力,激情、预谋并存为特点,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影响了校园和谐社会建设.形成冲突的原因大致有学生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发展不同步,焦虑,压力、宣泄不当及观念引导、行为教育不足等.化解校园冲突有多种渠道,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化解校园冲突中起着纠偏、引导、规范、宣泄作用,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