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8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5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81篇 |
理论方法论 | 42篇 |
综合类 | 810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7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78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王俊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83-87
王久辛以《大地夯歌》为代表的系列长诗创作,在继承和发扬延安文学优良质素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烈的忧患意识,作品始终高扬人文主义精神旗帜,强调史诗的历史承担责任,改写了当下新诗写作读者严重缺席的窘境,提供了当代诗歌创作的新范型。 相似文献
122.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历来被人们误解,以为他的思想完全是消极的、出世的,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不仅关注现实,且有着较强的济民意识.对于老子的这种济民意识,王维不仅有所认识,且自觉进行了接受,具体表现在他主张:第一,无为而治;第二,战与非战;第三,功成身退. 相似文献
123.
山崎闇斋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儒学家,垂加神道的创始人。他把朱子学的基本理论与日本的神道教相结合,主张儒学之正统也就是神道之真传,从而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注入神道教义,强调神儒合一,忠君爱国,尊王贱霸。儒学与神道的结合过程也就是儒家文化的日本本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文化生长点。 相似文献
124.
杨继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2):118-119
本文解释了五个汉译佛经《大藏经》中的词语:消息、宁可、巨细、障石疑、缭戾,并一一加以溯源。 相似文献
125.
文章以郭庆藩的《庄子集释》作为底本,参考多家注释,对《缮性》篇进行三个简略的校释。同时,在不同的版本中,对《庄子.缮性》篇的注释仍有一些差异,还需学者对其进行推敲、研究。 相似文献
126.
闻一多和朱自清都是从作家和诗人转向古典文学研究的 ,二人都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成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专家 ,这与他们采用较为科学的治学方法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是对二人的治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力图寻觅他们治学方法的合理内核 ,以期对今天的古典文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7.
从孟子到朱熹的心性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群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3(3):1-5
孟子对于中国心性哲学的开创 ,主要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尽心知性而知天的模式 ,在孟子看来对于心不在于去认知 ,而在于将自己的内心发挥到极致 ,这样就可以体认本心而知天。张载第一次在心性本体论上 ,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 :心统性情 ,把“情”这一概念置入心性问题的讨论中。朱熹则进一步发挥了张载的命题 ,提出性为体情为用 ,并在性情之上 ,加上了一个统领主宰 ,即心 ,将孟子的心性之心转换成主体性心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8.
江瀚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88-93
荀子系统总结了先秦儒家各个学派的成就,构建了自己一套完整的诗学理论。荀子规范了"诗言志"的概念内涵,剔除了其中的情感因素,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纳入这一理论中,是春秋时期的赋诗言志说发展到汉代儒家诗教理论的中间环节。他不仅提高了《诗经》的地位,而且将礼贯穿其中,认为学习《诗经》是为了认识并实践礼。荀子引《诗》主要是为其礼义学说服务,是先秦儒家将《诗经》政治化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29.
张学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3):70-78
王夫之衍《老》,一是为了拨正历来解《老》中的错误,还《老子》以本来面目;同时批评历史上因不善用《老子》而导致的祸乱。二是为了曝显《老子》之失,将它引导到儒家的正确方向上来。三是为了指出《老子》的优长之处,以与儒家大正中和之道会通。他的诠释和发挥着重于三个方面:以道为中心的本体论,以气为中心的宇宙论,以守一主静为中心的修身治国论。通过对《老子》之旨的重新揭示,王夫之表达了他既批评佛老又吸取其合理思想充实儒家的诠释方向。 相似文献
130.
本文认为“大 NP”结构中的“大”是表示事物突显性的标记词。从空间维度词到标记词,“大”经历了语法化的过程。隐喻在这个过程中显示了作为词义引申触媒的作用和作为人类重要认知工具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