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3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07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42篇 |
理论方法论 | 10篇 |
综合类 | 417篇 |
社会学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52篇 |
2006年 | 59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铁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1):79-87
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总体趋势是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的成分壮大,逐渐形成相互离不开的格局。另一方面,我国各民族融合的途径及融合方式复杂多样,由此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具有的博大精深、源广流长的特点。南北方古代民族的融合途径与融合方式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明清以前,南方民族地区大致经历汉族移民逐渐“夷化”的过程,少数民族自身也得到充实。明清时因汉族人口大量进入,融合倾向改变为部分少数民族持续汉化,融合外来移民形成地方性汉族群体。北方民族地区在明清前后,基本趋势都是游牧民族不断南下融入汉族,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大致经历持续“汉化”的过程。产生上述差异,与南北方民族势力的形成及特点,南北方民族自身文化的不同,以及封建王朝施行的政策等有关。 相似文献
52.
刘达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6-10
辽朝的汉族文人是辽境内高水平文化的负载者,其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本朝文学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他们的社会心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辽朝汉族文人的政治态度在前期呈离心趋势,至中期则表现为向心趋势,辽亡前后则以灵活性、变通性为主要特征。民族关系的变动是影响汉族文人心态的最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53.
田松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134-140
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是一个新兴的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研究领域,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目前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下面的一个分支。鉴于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自身的特性,文章认为,这一领域具有更多的人类学特性,从少数民族科技史走向科学人类学是一个自然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4.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观与我国民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教育观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产生,近年传入我国国内的较为崭新的教育思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多元文化教育,并热衷于多元文化教育观的研究和介绍,因为我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呼吁国内教育界应该提早地关注多元文化教育观的发展趋势.本文认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只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因我国民族构成和发展历史不同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所以不能完全照搬美国及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5.
论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以云南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明东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76-80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不仅没有成为人们相互联系的阻力,反而成为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不同语言系统之间、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相互了解的潜在资源与内在动力,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产生内推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还成为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源泉和推动力,成为民族平等和保障人权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蕴含的传统知识和智慧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6.
韦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2):49-52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 ,随着经济开发活动的展开 ,泰国的民族矛盾也呈激化趋势。之所以如此 ,原因在于政府在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过程中实行了一些不妥甚至是错误的政策和措施。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7.
陈吉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2(2):69-72
中国民族关系在近代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为国内民族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二为民族平等观念形成。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和西方列强侵略的刺激下 ,“中华民族”这一共同意识终于觉醒并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58.
鲁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2):43-47
我国境内的人口流动和民族迁徙,自秦汉以来便以汉族呈放射状向周边地区逐步蔓延扩散和少数民族呈向心状往靠内地区迁徙流动的总体趋势。延至当代,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前,主要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类内地人员前往边疆民族地区"支边",以后是风起云涌的全国性人口流动大潮,其中既有少数民族流往内地,又有内地汉族流往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上和现阶段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与迁徙,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整体格局的形成,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9.
论当代延边朝鲜族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社会处于新的转型时期的今天,延边朝鲜族文化发展战略将是:一、要强化民族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成员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二、要加强民族主体意识,结合当代世界文化走向,选择朝鲜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三、充分利用网络高速公路,扩大朝鲜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四、提高人口素质,确保稳定的文化群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60.
汤琳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2):48-50
通过问卷调查,阐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民族院校研究生外语教学水平相对滞后的原因,并提出明确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的优势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