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65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195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205篇
  2002年   242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51.
本文就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分别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加以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2.
在对时代问题的认识方面 ,毛泽东邓小平有着相同的思想基础和立场观点 ,但在对世界战争问题上他们又有着不同的观点。在把时代观运用于中国国家战略和外交方针政策方面 ,毛泽东邓小平都强调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 ,但对于哪些利益和矛盾更为重要的问题 ,他们有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3.
邓小平的反腐防腐思想,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对我们当前的反腐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从腐败的极端危害性、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反腐防腐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4.
论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英 《云梦学刊》2007,28(5):83-85
人本主义思想深深扎根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5.
韩振峰 《河北学刊》2007,27(5):137-1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长期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道路。  相似文献   
156.
《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其中,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对《条例》形成和最终定型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种科学制度的形成,首先是思想内容奠定在先,用以体现思想内容的制度安排在后。在中国共产党视党内民主为党的生命的今天,深刻理解《条例》背后的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对于切实实践《条例》的规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7.
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发展和运用。其内容主要包括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全面发展的人 ;发展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社会协调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对于推进 2 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姜明 《阴山学刊》2005,18(2):80-82
邓小平民族经济思想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提出“要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搞上去,否则民族区域自治是句空话”;20 世纪80 年代,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地区经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提出“两个大局,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9.
乔翔 《学术探索》2004,2(1):8-10
邓小平的哲学思维方式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继承与超越:从以尊圣崇古为前提的求真务实到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实事求是;从朴素直观的整体思维到科学严密的系统思维;从注重整体和谐的静态平衡观到波浪式发展的动态平衡观;从立足现实的"经世致用"到高瞻远瞩的"三个面向";从统摄事实认识的价值判断到尊重实际的主体认识论。  相似文献   
160.
为了实现邓小平理论“进书本、进课堂、进头脑” ,“两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辩证法角度 ,应做到 :教学内容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教学过程要体现矛盾的主要与次要方面的统一 ;教学方法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教学考核要坚持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