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s political activists increasingly use social media in local protests, scholars must redirect attention from large-scale campaigns to scrutinize the ways in which geographically confined actors use social media to engage in protests. This paper analyses how a 2013 anti-mining campaign in Kallak, Sweden, combined on-site resistance with social media strategies via Facebook pages. The study examines which activist roles and forms of social media use that emerged and aims to explore what larger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one can derive from this specific case of place-based struggles. Results show that three typologically distinct activist roles emerged during the protests: local activists, digital movement intellectuals and digital distributors. These different types of actors were involved in four different forms of social media use: mob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physical space, extension of the local and augmentation of local and translocal bonds. Based on our findings, we argue that the coming together of these different activist roles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social media added a translocal dimension to the peripheral and physically remote political conflict in Kallak. Media users were able to extend a locally and physically situated protest by linking it to a global contentious issue such as the mining boom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indigenous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32.
新媒体时代,中国新诗的生产和传播生态发生了变革,“数码诗人”应运而生。“数码诗人”是中国新诗新媒体传播的主导者,他们遵从数字媒介的技术法则和游戏规则,实践“自己动手”的美学,由此生成多路径、交互性、复合式的超文本诗歌。在给予读者自主性的同时,“数码诗人”让渡了建构经典文本的权利。数码诗歌的游戏倾向可能构成消解诗性的力量,超媒体的表现形式靠拢了大众的趣味,交互式的嬉戏也逗引了局外人猎奇的目光,但诗歌本身的处境并未改变。对于浸淫于大众文化中的网络受众来说,诗歌的智性挑战足以令他们敬而远之,因此,数码诗歌难免沦为诗人圈子内部的“游戏”。新诗的“数字化生存”由此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尴尬困局。  相似文献   
133.
公共服务市场化适应了社会需求,促进了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变,重塑了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关系.但由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共性”与市场的“私利性”矛盾,市场化过程亦充满了各种诉求与利益的冲突,包括政府诉求与市场利益的冲突、公众诉求与市场利益的冲突以及政府诉求与公众利益的冲突.应通过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基本的公共需求、加强对市场的规制,确保公共服务的规范运作以及引导市场主体和公众正确认识公共服务市场化等方面来协调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34.
针对DM———Q2型数字式冲击电流计无法直接测定冲击常数K值这一问题,改进了计算公式的推导和测量方法,使测量方法更加便捷,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35.
136.
现代数字资源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榆林学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存在读者不熟悉数字资源的使用方法、宣传力度薄弱、网络IP限制等等问题。因此,榆林学院图书馆应在充分利用数字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加大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加强电子资源的基础设备和网络管理以及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简化检索的过程等来发展和完善图书馆数字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137.
邵玲丽 《河北学刊》2007,27(5):209-212
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为基础平台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数字图像艺术也迅猛发展起来,而且借助网络传播渠道不断拓宽,影响面不仅涉及专业设计领域,而且对应用数字媒体进行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将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在现代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8.
数码艺术从构造方式来看,是技术性的,但从其可视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则是艺术性的。作为技术与美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数码艺术家将其非凡的想象力与数字技术相结合,为人们呈现了一个非物质和艺术化的数字虚拟世界,也改变了传统的创造观念和审美趣味,其审美与价值取向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9.
本文讨论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法律和技术两个层面。文章就此 问题讨论了DRM和数字图书馆的操作平台技术。本文还提出了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0.
数字化:电影美学视域中的价值拷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在纪实之外还存在“奇观本性”,电影美学是写实主义和技术主义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数字技术直接继承前期技术主义传统,为艺术家发挥想象表情达意提供了更多可能。数字技术引起了电影制作方式的变化,但不能因此而认为数字技术“颠覆”了电影本性。写实主义与技术主义电影之间不是一种替代关系,它们完全可以共存和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